“片”“带”协进
已共建稻渔产业21.7万亩
除了先行区,这“一点”“一片”“一带”在隆昌还有更大的空间布局。
走进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西南片(胡家镇中部),站在15米高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观测台最高层远眺,成片的高标准稻田纵横交错,稻穗低垂,田间稻穗拼成的“乡村振兴”四个巨型黝黑大字,清晰耀眼。目之所及,路成网、渠成系、田成格。

成果来之不易,作为隆昌市乡村振兴示范区,胡家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将“撂荒地”“巴掌田”等边角余料整合成“整块田”,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奠定坚实基础。
“这批水稻是6月25日栽种的,9月中下旬将进入收割期。”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介绍道。
依托观测台上及地面的测报设备,可以实时对区域内周边农作物的环境数据、生长态势、土壤墒情、病虫害趋势等农情要素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采集。
在胡家镇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良好,稻田里,无数小龙虾正在成长。沿着龙市河流域,1.4万亩稻虾产业在胡家镇内渐次铺开。“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稻虾产业规模,布局稻田虾集散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建立虾田米加工中心、科技成果和展示中心。”谈及未来发展,曾祖会表示,胡家镇稻虾产业将在扩面、延链、促销上做文章,规划建设虾趣文化美食街、稻香里民宿、乡村印记馆等。
来到界市镇蔡家寺村,这里身处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北带。界市镇副镇长雷智指着眼前的高标准农田说,“以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入驻稻渔研究院为契机,界市镇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杂交水稻中心和稻渔研究院项目,研发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稻渔种养新技术。”
“农”字唱主角为乡村振兴带来可喜变化。一年来,隆昌与荣昌已共建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发展产业带21.7万亩,出栏生猪42.01万头,13亩标准化智慧猪场项目开工建设,5万头标准化种养示范场项目、重庆畜牧科学院隆昌研究所、湖羊重点实验室、生猪大数据中心启动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