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以“农”引领,突出“高”“新”:推动“点片带”协同发展——探访川渝合作“内荣农高区”
来源:内江日报 记者:黄宏 郑宏 编辑:张佳瑜 发布时间:2022-09-28 18:51:29
内荣农高区

一年前,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内荣农高区”)成立,短短一年时间,内荣农高区从“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一步一个脚印,以实景呈现于世人面前。“内荣农高区”在隆昌,不再是停留在纸上的概念,而是已转化为一场生动实践。

2021年9月,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管委会在隆昌挂牌正式运转。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的前沿主阵地隆昌。一年来,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蓄动能打好建设内荣农高区这张“牌”?突出内荣农高区的“高”和“新”?

近日,笔者到隆昌,走乡镇、看园区,进川渝毗邻地区的产业合作园(区)一探究竟。

“一点”先行

两地共建巴蜀美丽宜居乡村

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和荣昌区安富街道的普陀村,山水相连。长期以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两地互动交流频繁。一年来,毗邻的两村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后,人文、交通、产业上的融合有了更大的发展自由度。

内荣·农业园景观

进入两地交界处,“内荣·农业园”的景观地标映入眼帘,成群结队的白鹤从田间山林翩翩起舞,平整的沥青道路蜿蜒交错,延伸至东。向远处眺望,便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内荣合作园区”“双昌智慧猪场”几个大字,分别矗立于两省市的丘陵山头。

三合村打造有山有水有田园的巴蜀美丽宜居乡村

“山上油茶、山下稻鱼,道路整洁、民宿乡居风貌统一,田园风光再现土陶文化之美……”与一年前的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相比,曾经偏僻的三合村,已变成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有山有水有田园的巴蜀美丽宜居乡村画卷渐次展开。

三合村地处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与同属石燕桥镇的大佛坎村及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斑竹村共同组成先行区。在这里,先行先试、示范引领释放的“红利”十分明显。

“山那头正在修路的地方,就是我们联合打造的智慧猪场。”石燕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由双方共同出资金土地,在行政交界处修建智慧猪场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分中心,荣昌白猪和内江黑猪,一黑一白在此“安营扎寨”。

2021年9月29日,隆昌市第三季度重点项目推进会及现场督导会,参会人员来到三合村观摩。“奋力唱好成渝双城记,加快推进内荣农业园先行区等项目建设,促进产村、农旅融合发展。”隆昌市委书记林双全要求道。

据了解,内荣农高区作为川渝两省市提出的毗邻地区共建10个重大合作功能平台之一,是四川省唯一一个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功能平台,以“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创新高地、全国生猪种源基地、数字农业发展样板区、丘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发展定位。

“紧紧围绕‘农’字打头,兴产业、谋发展,下足功夫做文章,高品质打造、创新型示范。”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书记任伟表示。

内荣农高区立足两地发展潜力,正联手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区。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按照“提升稻渔产业、稳住生猪产业、壮大湖羊产业”的思路,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共同推进内荣农业园建设。

“片”“带”协进

已共建稻渔产业21.7万亩

除了先行区,这“一点”“一片”“一带”在隆昌还有更大的空间布局。

走进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西南片(胡家镇中部),站在15米高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观测台最高层远眺,成片的高标准稻田纵横交错,稻穗低垂,田间稻穗拼成的“乡村振兴”四个巨型黝黑大字,清晰耀眼。目之所及,路成网、渠成系、田成格。

高标准农田

成果来之不易,作为隆昌市乡村振兴示范区,胡家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将“撂荒地”“巴掌田”等边角余料整合成“整块田”,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奠定坚实基础。

“这批水稻是6月25日栽种的,9月中下旬将进入收割期。”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介绍道。

依托观测台上及地面的测报设备,可以实时对区域内周边农作物的环境数据、生长态势、土壤墒情、病虫害趋势等农情要素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采集。

在胡家镇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长势良好,稻田里,无数小龙虾正在成长。沿着龙市河流域,1.4万亩稻虾产业在胡家镇内渐次铺开。“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稻虾产业规模,布局稻田虾集散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建立虾田米加工中心、科技成果和展示中心。”谈及未来发展,曾祖会表示,胡家镇稻虾产业将在扩面、延链、促销上做文章,规划建设虾趣文化美食街、稻香里民宿、乡村印记馆等。

来到界市镇蔡家寺村,这里身处内荣农高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东北带。界市镇副镇长雷智指着眼前的高标准农田说,“以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科研团队入驻稻渔研究院为契机,界市镇正在大力推进国际杂交水稻中心和稻渔研究院项目,研发推广杂交水稻新品种、稻渔种养新技术。”

“农”字唱主角为乡村振兴带来可喜变化。一年来,隆昌与荣昌已共建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发展产业带21.7万亩,出栏生猪42.01万头,13亩标准化智慧猪场项目开工建设,5万头标准化种养示范场项目、重庆畜牧科学院隆昌研究所、湖羊重点实验室、生猪大数据中心启动实施。

产业抱团

形成中国酒类包装规模最大“金三角”

内荣农高区作为以“农”为主的功能平台,赋予了姓“农”的身份。同时,隆昌也深刻意识到,承接了原四川隆昌经开区(下辖三道桥、黄土坡工业园、装备制造、玻陶产业园等)职能职责的内荣农高区,不能局限于“农”,更应是带着农业“外壳”的工业承载平台。除发展农业产业、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培育与转移转化和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外,一年来,隆昌市外引内联,把经济发展放在工业板块上,放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先进制造业、玻陶等工业产业的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上。

2021年,隆昌的GDP为337亿元,在内江的县(市、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威远县。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即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玻陶和轻纺业,功不可没。

走进位于黄土坡工业园区的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展厅,各种高铁扣件、重载闸瓦整齐排列。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富建强说,历经55年风雨,公司从生产单一的“小配件”,到以普速、高速、重载、地铁、磁浮列车等扣件系列产品占领中国轨道交通扣配件市场,现已形成扣件系统、摩擦材料、特种零部件“一体两翼”三大产业板块。

中铁隆昌公司展示的高铁扣件、重载闸瓦等产品

如今,中铁隆昌铁路器材公司生产的各类扣件系统畅销全国20多个城市的地铁城轨公司,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隆昌造”正逐步走向全世界。

一路之隔的旺旺集团隆昌总厂,是内江市第一家台资企业一一台湾旺旺集团。21年前,旺旺集团就在隆昌投资建厂。

入驻黄土坡工业园的旺旺企业

旺旺集团在隆昌深耕21年,5次增资扩能。在旺旺集团隆昌总厂厂长罗兴光看来,旺旺集团隆昌总厂生产的休闲食品主要供应川滇黔渝,西南地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是推动工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另外两个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持续优化的企业要素保障。

“我们正在进行旺旺黑白配夹心饼干、旺仔小馒头生产线建设,今年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罗兴光信心十足。

玻陶产业,是隆昌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隆昌与重庆荣昌、泸州泸县形成了中国酒类包装规模最大的“金三角”,玻瓶、土陶酒坛制品销量分别占全国酒类包装市场份额的11%和23%,居全国第一位,玻陶园区获批全省特色产业基地,正与荣昌共建“中国西部玻陶产业之都”。

据了解,隆昌市现有规模以上玻璃陶瓷企业12户,以江龙玻璃、锦兴玻璃、碧檀陶瓷、四川观宇玻璃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已形成玻璃陶瓷产业集群,这些企业公司,都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习酒等国内知名酒企配套供应商。企业的集聚,园区的加持,隆昌玻陶产业持续壮大。今年1一6月,玻陶园产业实现产值22.1亿元。

“目前,双方由过去的各干各,逐步在规划统一、政策共用、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等方面开展合作。”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内荣农高区内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斌感慨道,过去一年,内荣农高区着重在“规划联结”、“基础联通”和“产业联合”上融合,内江市与荣昌区一起聘请清华同衡设计院共同编制《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已接近尾声。编制“十四五”重点项目590个,今年实施“双圈”项目74个,总投资281亿元。

一年来,隆黄铁路、成渝铁路扩能改造、成渝高速公路扩容改造、自永高速、东泸路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推进加快。

王学斌表示,内荣农高区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畜牧科技城、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抓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内荣产业合作示范园等功能平台建设;内荣产业共兴,着力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内荣设施共联,加快推进大通道项目建设,努力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节点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