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常见的骑门摊点、游商小贩难觅踪影,站在十字路口的人行道上,自觉等待绿灯亮起再通行,已成为不少人的习惯。
一排排篱架上,青绿的葡萄开始逐渐成熟;绿植花卉点缀的小院,显得更加清新整洁……
从城市到乡村,近年来,隆昌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城市基层治理制度、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不断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
“党员街长”:
激活城市治理“神经末梢”
“这里不能停车,请您停到路边指定区域。”
“您好,店面装修完后,建筑垃圾不能随处乱扔,要及时请专业人员做好密闭清运。”
6月7日一早,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三级“党员街长”王洋像往常一样,整理好蓝色制服,佩戴上党徽,来到他所管辖的街区步巡,督促商户严格遵守城市秩序和街区公约。
此外,王洋还承担着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收集群众诉求、协调解决问题或纠纷,做好文明示范等工作。
据王洋介绍,“党员街长”的头衔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的。
2021年12月,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始探索“党员街长制”城市治理模式,以“全覆盖、街区化、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推进城市基层治理。
何为“党员街长制”?
据介绍,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城区按区域划分为18个街区,将66名党员,按各自的工作特点,分配到这18个“街区”,并在每一个街区设置“隆昌市党员街长制公示牌”,让党员主动亮身份、亮特长、亮责任,积极做好“六个员”即:宣传员、示范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在级别和责任划分上,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担任“总街长”,全面负责;9名班子成员任“一级街长”,牵头落实;18名党员中层干部任“二级街长”,督促整改;城管执法大队各中队和18名小组长任“三级街长”,巡查发现并整合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对街道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并提供便捷服务。
面对“党员街长”,群众最希望的是自己的诉求能得到及时解决。
“了解或收集到群众的诉求后,能处理的,我都会及时赶到现场处理,之后做好台账。如果遇到复杂事项或者需要其他部门联合处理的,我会向‘二级街长’反馈沟通,对方会负责协调处理。”王洋表示,如果“二级街长”都不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则由“一级街长”向“总街长”报告,制订解决方案,及时处理销号。
筹集资金8万余元,修建宝峰小学便民停车场1000平方米,应急便民路150余米,成功解决道路不畅问题;
召开街区联席会议,多方协调沟通,解决资金,并请专人对堵塞的下水管道进行挖掘、更换,污水不再外溢,群众通行便捷了;
为金鹅街道星星社区草莓农户提供“抢收、运输、直销设点”一条龙服务;
……
一个个妥善处理的问题,一声声感激的话语,不仅是对“党员街长”履职尽责的认可,更是“党员街长制”融入基层治理,治理效能得到提升的一面镜子。
截至目前,“党员街长制”发现问题1544个,已处理问题1544个,办结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