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连接千家万户,关系民生福祉,守护安定和谐。
长期以来,资中县针对城市社区网格服务人群密集、服务力量薄弱、服务事项点多面广等难题,打好“专治、共治、自治”组合拳,从基层治理“最末梢处”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警网共融合 网格群防规范化
资中县地域面积广、常住人口多,由此衍生出矛盾纠纷繁杂、警员警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为此,资中县整合网格员、社区民警人力、物力资源,在全县打造了19个警网融合工作站,构建起基层网格最小治理单元,将人、责、事全覆盖落实到网格。
在资中县水南镇砚台社区警务室内,除了专门的指挥调度室、矛盾调解室和警网办公室,还设置了网格服务区,社区网格员可以在此集中办公,配合社区民警处理社区矛盾纠纷。
“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优势,对辖区单位、小区住户进行入户信息采集,发现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及时上报,便于我们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水南镇派出所副所长谢林告诉记者,在平时工作中,社区民警也会带领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日常巡逻、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去年11月中旬,在上体育课时,砚台社区两名学生发生擦碰,造成一名学生住院受伤,故而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在日常入户走访中,网格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上报。最终,在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及网格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为规范网格服务,资中县坚持一张网格管治理,划定城市网格263个,建立网格党组织62个,以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突发事件上报等八类职责为基础,按照党员责任区、党支部工作清单事项,推行“1(专职网格员)+1(专业整治队伍)+1(社区民警)+N(兼职网格员)”网格运行机制,联合开展大走访、大巡防、大调解。
同时,依托19个警网融合工作站,推行限期办结、“红黄牌”预警机制,协助办理各类案件,实现网格情况一体掌握、矛盾纠纷一站受理解决,全县治安、刑事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1.8%、34.23%。
为增强网格员主观能动性,资中县还进一步健全网格员星级管理机制,先后评选“三星”网格员63人、“二星”网格员106人、“一星”网格员42人,形成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
人技同发力 网格自治常态化
“张秀华,你们家的鸡又来吃我家的菜了!”“你怎么就确定是我的鸡?”……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邻居,你退一步、你少说一句,抬头不见低头见……”
在资中县龙结镇米粮村林家大院,院落管家邓明奇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随时观察着大院里的邻里关系,及时调解邻里纠纷,监督村民树立乡风文明,共建美丽和谐家园。
此外,邓明奇还统筹协调院落日常事务,负责日常环境巡查、政策宣传、问题收集等事务,通过让“身边人”管“身边事”,大大调动了村民自治积极性。
而这只是资中县依靠业主委员会、院落管家群团力量,推动网格自治常态化的缩影。
截至目前,该县已从骨干党员、热心群众、退休职工等群体中优选联户员1.56万名,创新“小巷议事”“小区微家”“馨语心愿”“围园共商”等纠纷化解工作法,畅通群众议事参与渠道,多个切入点“找心症、抓心药”,形成身边人“坐诊、问诊、会诊、出诊”解难体系,帮助就地化解矛盾问题1500余个、安全隐患等180余项,有效提高网格风险预防能力。
人防体现人性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加持,进一步提高了网格治理高效便民。一直以来,资中县强化以信息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天网工程”1500余个、“雪亮工程”2500余个,汇聚公共安全视频资源2480余路,实现网格视频监控全覆盖,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提供大数据信息资源服务,形成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安全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撑体系。
同时,为方便基层治理问题研判处理,打造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建立问题登记报送、汇总分析、分流处理、结果反馈的“全闭环”流转机制,实现网格“E通”百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办理网格事件9.5万件,同比增加1.2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