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凝聚群众力量,资中县共建和美宜居家园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周瑶慧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4-12-29 20:35:10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自2023年以来,资中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坚持“整体安排、分步实施、渐次推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原则,分5年5批次全域推进农村面貌改善工作。

目前,首批实施的4个镇整体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和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今年实施的第二批5个镇成效逐步显现。

如何让村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持续展现绿水青山的底色和美丽宜居的风貌?资中县给出答案:以人民为主。

怎么改?“群众”贯穿全过程

“干不干,群众说了算;怎么干,干部群众商量着干。”资中县农村面貌改善工作专班负责人唐亮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发挥群众智慧,有效收集意见和建议,在摸底调查队伍中我们新增了泥瓦匠、草编师等乡村工匠,现场收集群众意见,编制“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方案,及时将群众意见转化为农村面貌改善“施工图”,让改善内容更加符合群众意愿、更加贴近生产生活。

作为第二批目标镇之一,2024年,铁佛镇4249户农户的农房及户属设施改造任务已全面完工,67个20户以上院落公共区域改造已全面完成,农房风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参与。“我们组织了干群到已实施农村面貌改善的镇、村参观,实地感受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带来的变化,并学习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打消群众顾虑,让我们在推进过程中少走弯路、少些阻力。”铁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俊杰说。

通过这种实地考察交流形式,让群众在所见所感中把“要我改”变为“我要改”。谢俊杰表示:“我们共发动了群众自筹和社会捐款1710万元,大大缓解了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0余条,加快了我们的行动步伐。”

今年以来,资中县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通过召开院坝会、协商会及走村入户等形式,征求收集农村面貌改善群众意见1.8万余条,引导2.8万余户农户主动参与户属设施改造,群众自筹资金1.55亿元,群众参与率和自筹资金比例分别增长54.01%、7.91%。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据了解,在农村面貌改善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标镇还选取部分群众代表组建民主监督小组,参与项目监督;同时,设置民心民意意见箱,及时反映群众需求,向镇村对口交办、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理,累计收集办理群众意见需求1.3万条,让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农村面貌改善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怎么管?群众来当“指挥家”

共建美丽宜居家园,人民群众是关键。

位于资中县铁佛镇柏龙社区的橙果百户大院,在不起眼的硬化路两旁,小葱、豌豆、萝卜等作物长势良好。

“以前种苦瓜、黄豆、南瓜、冬瓜等,虽然只有小小一块地,但是对老百姓来说,种点日常食用的蔬菜,很有用。”柏龙社区副主任王辉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柏龙社区干部带领橙果百户大院村民,对道路两旁除杂草、清杂乱,再用砖石砌起绿化带。为了激发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将绿化带分给村民,让他们‘自由发挥’。”

有人种菜栽苗,有人养花培绿。分到一块绿化带后,七旬老人王开义喜上眉梢,平时就爱种花养草的他,立即买来红花檵木种上。

从改造前期提意见和建议,到后期参与清杂去乱,橙果百户大院的村民们都十分爱惜现在的生活环境,大家随时主动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你追我赶争夺流动红旗。

今年以来,为持续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自觉保持清洁卫生等积极性,资中县全域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全面推行院落管家制度,采取个人自荐、农户推荐、院坝会选拔的方式,从有威望、有素养且热心公益的党员、农户中选定1-2名“院落管家”,实现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决、自己管”;同时,设立“积分超市”“文明银行”等,充分调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我们镇今年通过‘红黑榜’晾晒和‘积分超市’物资兑换等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颁发流动红旗792人次,累计兑换物资2320人次,兑换物资折合资金41720元;动员群众12800余人次参与‘六净六顺’‘清杂去乱’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使村民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看着这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谢俊杰相信,美丽宜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