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到抗击新冠疫情的生动实践,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持续展现着勃勃生机。川中大地,沱江之畔,孕育着成渝线上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先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自2023年全面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资中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政策,加大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协同发展,不断推进健康资中建设,创建工作初结硕果。
高位推动完善组织强保障
近年来,资中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调研、指导中医药工作,并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围绕创建指标,狠抓工作落实。为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资中县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以谋划,先后出台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条措施》《中医药事业发展多元化投入机制》等政策性文件。投入专项资金988万元,用于人才培养、中医馆和中医阁建设。从医保支付、财政投入倾斜等方面综合保障,积极引导鼓励基层拓展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
优化资源上下联动建体系
资中县中医医院是一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县委、县政府于2020年投入资金3.2亿元,对县中医医院进行了整体搬迁,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等三甲医院合作共建,作为总医院牵头与9个镇卫生院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与2个诊所建立医联体,上联下接,推动中医药优势资源深度下沉。县人民医院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区,开设中医内科、中医肛肠、中医康复专业,依托综合医院优势,促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设中医科,开展小儿推拿、中药敷贴等适宜技术,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全县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2个镇卫生院均按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的中医馆,能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网底建设得到加强,85个村卫生室建成标准化的中医阁,836个村卫生室能规范开展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落实社会办中医政策,全县有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2家,中医诊所90所,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层次中医药服务需求。资中县通过城乡统筹、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为网底,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中医科室和社会办中医为补充”的“1+22+836+N”的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有效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