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资中,地处神奇的北纬30度,气候温润、水质纯净、土质细腻,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特别适合白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生长,为高品质白酒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内江·资中,古为资州,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和深厚的酒产业基础。据史料记载,资州自宋代迄已盛行酿酒,北宋熙宁年间,资州酒课为“三万贯以上”,南宋时资州酒、盐、茶业的发展居川中之冠,古人曾留碑记赞誉:“酿泉更喜波吞月,古柏双标不计年”。
抗战时期,资中酒业又以另一种方式毅然登场。1939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依托资中丰富的糖蜜、煤炭资源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条件,将四川酒精厂和当时所属四川的资中、简阳、泸州、纳溪、内江、重庆、北泉、广汉酒精厂等九厂合并,在资中县银山镇建成西南第一大糖酒厂——“资川酒精厂”。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四川资中人陈茂椿与撤退到四川的爱国师生,在资川酒精厂利用糖蜜和粮食为原料,成功研制出可以用作汽车、飞机燃料的“无水酒精”,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陈茂椿也从此开启了长达55年的酿酒和酒类研究生涯。
1952年,中央轻工业重庆工业试验所糖酒研究组(现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迁至内江专区资中县银山镇(后更名为四川省内江地区糖酒工业科学研究室)。陈茂椿作为酒组组长,经过潜心研究,系统总结出糯高粱小曲酒和老窖大曲酒生产工艺,确定了300年老窖窖泥的主要微量成分,推出了中国白酒酿造史上划时代的革新技术—“人工改窖”技术。正是这项技术,成为了川酒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开创了川酒腾飞的辉煌历史。
作为白酒酿造史上划时代的革新技术发源地,80年代资中酒业百花齐放、名酒辈出,其中最具代表的资中县重龙酒厂在糖酒研究组和陈茂椿先生精心指导下,生产的重龙山、重龙大曲、资州大曲、君子泉等重龙系列酒,从1981年至1989年,连续11次蝉联全国酒类销售冠军,最高年销量2.35万吨、占全省销量的一半以上。
资中酒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新时代以来,内江·资中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川酒振兴的决策部署,于2021年携手川酒集团在原重龙白酒基础上,重建重龙白酒有限责任公司。同年,重龙酒焕新上市,其大千故里浓香、大千故里酱香两款产品再获“2021中国白酒挑战赛金奖及银奖”。
翻开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酒业迎来全新发展格局。资中抢抓机遇,抓紧研究制定《关于加快露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系列配套政策,再次携手川酒集团,成立四川甜城露酒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推进露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资中现有原酒产能8000吨,随着生产线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2024年实现5万吨;规划到2027年,原酒产能达10万吨、露酒产量达6万吨以上;到2030年,原酒产能达20万吨、露酒产量达15万吨以上,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原酒和露酒产业基地,可为各大酒企提供不同类别客户、不同消费场景的优质原酒和露酒,共同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契机和品牌效益。
川酒“四老”之一 曾祖训(四川资中人,曾任四川酒类科研所所长和四川省白酒专家组组长):
“资中是我的老家,我们资中是出状元的地方,重龙酒用的水是真正的泉水,干净。资中是个好地方,是千年历史名城,具有悠久的酿酒文化,祝愿资中露酒越来越好”。
资中,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露酒产业,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露酒原酒生产基地,为川酒乃至中国露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