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鱼溪镇、铁佛镇、高楼镇、归德镇、新桥镇被纳入资中县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任务,铁佛镇柏龙社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民居风貌改善、乡风文明及基层治理等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柏龙社区因资中血橙种植早、面积广、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资中血橙第一村”,全村血橙种植面积3000多亩。9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柏龙社区的橙果百户大院看到,22个农家小院被资中血橙、柚子、椪柑等各类果树包围,村道串联起一个个农家小院,以前坑坑洼洼的大坝变成文化休闲广场,健身器材齐全。



村道两旁的绿化带里,瓜藤上已结了大大小小的冬瓜、南瓜、黄瓜,“微菜园”里的大豆长势喜人,被圈围保护起来的无花果树、核桃树和香樟树郁郁葱葱。


“以前,鸡棚鸭舍和储存血橙的房子很破旧,道路坑坑洼洼,垃圾往屋后竹林里倒。”村民王开义没想到,如今竟能“开门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

路边的绿化带是村上建的,交给村民自己打理。喜欢花花草草的王开义将门前的绿化带种上景观绿植和果树,另外一些村民种植应季蔬菜。
“绿化带既美化了村道,又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大家都很高兴。”柏龙社区副主任王辉吉告诉记者。
据了解,自从橙果百户大院被纳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示范院落以来,白龙社区通过前期入户收集群众改造诉求,对入户道路、庭院、公共院坝、排水沟等进行硬化整治,拆改厕所、偏杂房、畜禽棚舍,进行外立面改造,整治“微菜园”和花台……


一个个“改”到群众心坎上的措施,让橙果百户大院农户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王辉吉告诉记者,“在我们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清理道路两旁的枯草杂物、生活垃圾,房前屋后整洁了,我们推行的‘乡风文明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起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努力争取流动小红旗。”
作为流动小红旗的获得者之一,王开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环境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爱护好,就像文化墙上写的那样——弘扬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本土院落,橙果百户大院的农户大多是客家人,为了更好地讲清讲透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六净六顺”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柏龙社区成立了一支客家志愿服务队,把“本土话”翻译成“客家话”。“我从小在这里生活,听多了也就会讲一些。”作为服务队成员之一,王辉吉经常在“本土话”与“客家话”之间切换,成为工作动员、政策宣传的“人工翻译器”。
王辉吉表示:“环境变好了,现在老百姓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很高,我们还选了院落管家统筹协调院落日常事务,在‘乡风文明积分制’‘红黑榜’等制度的督促下,大家主动参与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这是最大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