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资中县各镇村正在火热抢收水稻。为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总产量,实现稳粮增收,近日,资中县再生稻单产提升行动技术小组先后分赴15个再生稻适宜蓄留镇,开展再生稻蓄留宣传和技术指导。
“再生稻”,就是在光温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当头季水稻收割后,让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对调优粮食生产结构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是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一大重要举措。

鱼溪镇红莲村田多地少,拥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经验,优质水稻种植也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该村更是进一步扩大水田优势,成功试种高品质紫米,提高稻田种植经济价值。
“现在农村劳动力少,再生稻既能增加你们的粮食产量,也省力省种……”当天,在红莲村农户院坝里,农技人员对再生稻蓄留的好处和优势一一点出,并从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方式、保持留桩合理高度、抓好追肥保苗、加强肥水和病虫管理等方面,对广大农户、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村组干部进行再生稻标准化管理技术讲解答疑。

红莲村村民孙义认真地看完了《资中县再生稻倡议书》,“我家种了4亩水稻,还以为再生稻留起就可以了,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技术要求,下来我要好生管理,争取今年增产增收。”
院坝会后,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村民蓄留水稻生长状况和村民管理情况,针对村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再生稻生长隐患,及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为实现再生稻助力增产增收的目的,资中县今年印发了再生稻单产提升、田间管理等文件,明确再生稻提产目标到村到田块,联合市农科院制发《资中县再生稻倡议书》并广泛宣传,整合资金补贴再生稻任务镇。同时,成立了15支再生稻生产技术指导和工作督促组,分镇包片开展技术培训和田间现场指导,累计派出技术人员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余份。

据了解,资中县也在重点打造1个千亩展示片,2个百亩示范片,12个30亩以上高产示范点,各镇均建立10亩以上的示范点3个以上,力图通过示范样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黄麟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