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资中县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今年已进入第二个年头。截至目前,该县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改的成效如何?老百姓受益情况如何?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资中县各镇实地一探。
共建共治 共享美丽新家园
走进资中县高楼镇龙台村7组的见山小院,曾经随地可见的杂草、碎石、烂泥路、生活垃圾、旱厕粪水已全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崭新干净的入院水泥路、新修的路边堡坎垒,废旧的轮胎栽种上花草装扮着小院,每家每户自发按照“六净六顺”标准,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


今年2月,见山小院纳入高楼镇农村面貌改善院落之一。听闻此消息,小院的村民都十分支持,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想借此机会把家园建设得更加宜居美丽。
“我们26户村民自发筹集了3万多元钱,希望通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把我们的居住环境搞好,让更多人愿意留下来。”村民李进才就是其中的“建设积极分子”。
在筹建的过程中,李进才利用自己在外承建过工程的经验,挑重头,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到家园建设中来。“项目施工前,能干得动的男女老少都准时7点出工,自发把杂草、乱石、枯树清理了。”积极性高涨的村民,干得忘记做午饭,李进才的妻子因手痛干不了重活,就自发挑起“午饭厨娘”的担子。


看着如今修葺一新的新家园,见山小院的村民们常常吃过晚饭后就聚在大院坝里话家常、聊生活,没事儿还组织一起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更加舒心惬意。“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大家齐心协力地付出都是值得的。”李进才说。
而在铁佛镇柏龙村的橙果百户大院,一条硬化村道串联起大院里的户户农家小院,坑洼大坝变成文化广场,杂乱破坏的水沟硬化规整,林下畜禽棚舍归以整齐。村道两旁由红砖石砌围出来的绿化带,被就近的村民种上了各类瓜果蔬菜,长得郁郁葱葱。
“以前马路没人打理,到处都是杂草乱石。借助这次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在我们的带动下,村民们自发清理道路两旁的枯草杂物、生活垃圾,清理后我们再进行绿化带改造。”柏龙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彩琴介绍,为了因地制宜发挥绿化带作用,村里将绿化带分“带”到户,让村民“自由发挥”。



村民们也积极买来果树、瓜苗、菜苗种上,耐心打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能让绿化带最大化发挥效用,又能回应他们的积极性,带动村民参与到改善村容村貌的行动中来。”赵彩琴告诉记者,大院还推选出院落管家,负责“六净六顺”“清杂去乱”等政策宣传、日常提醒和帮扶帮助等工作,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广泛参与,实现院落由“无人管”转变为“自己管”。
一条条平整宽阔的硬化路,一个个精心栽种的“微菜园”“微果园”,一幅幅与时俱进的彩绘文化墙,一户户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如今,在资中县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路上,目标镇积极行动,一幅幅景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非目标镇的镇村,也迫不及待向目标镇“取经”,美化升级家园,在船城大地上掀起美丽家园建设的新热潮。
精准施策 再绘和美新农村
在汲取首批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目标镇改善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资中县已经全面启动第二批目标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归德镇、高楼镇、鱼溪镇、铁佛镇、新桥镇等5个镇被纳入目标镇,集中以院落为单位,开展改厨改厕、改造畜禽棚舍、新建入户路等建设内容。
资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群众改善意愿为基础,全面了解掌握群众改造改善项目需求,累计征求意见建议1600余条,并建立‘一户一策’台账,摸清20户以上院落底数,集中实施项目。”


同时,结合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院落)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重因素,资中县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为每个镇、每个村量身定制“一图一案一清单”,即一张规划图、一个实施方案、一个项目清单。
今年,资中县5个目标镇户属设施改造需求为27329户,打造20户以上院落456个;非目标镇“六类人员”改造户属设施2721户;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28个。
围绕目标任务,资中县在5个目标镇同时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民居风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八项重点任务”。
截至目前,资中县2024年目标镇20户以上院落改造开工456个,竣工237个;完成户属工程改造19130户,完工率70%。2024年非目标镇“六类人员”户属工程完成改造1659户,完工率61%;示范院落在建9个,竣工4个。
院落建好了,如何管好、维护好?不让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成为“面子工程”,也是资中县在行动过程中同步思考的。


在已经完成整治和正在整治的742个院落里,各村通过推选1-2名有威望、有素养且热心公益的党员或群众作为“院落管家”,负责“六净六顺”“清杂去乱”等政策宣传、日常提醒和帮扶帮助等工作。通过线上转发示点示范院落视频、线下召开“红榜故事分享会”等方式,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引领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促进院落由“无人管”转变为“自己管”。
同时,按照因村制宜、合理分担、突出实效的原则,建立“财政投一点、社会资本筹一点、受益农户出一点”三方筹资模式,用于院落垃圾清运、院落管家补助、先进院落评比奖励,切实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推动“一时美”为“长久美”。
接下来,为持续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巩固提升改善成效,资中县将持续健全常态化“回头看”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八项重点任务”,全域常态化开展“六净六顺”“清杂去乱”工作,推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巩固、延伸、提质,全力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