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资中县归德镇芦高山村正在举行血橙技术培训会。村民积极参加,勤奋学习,效果显著。他们不但提升了血橙种植技术,还获得村里“积分”,实现双丰收。这只是芦高山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积分制”管理激励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芦高山村的积分涵盖内容多,包括参加学习、参加公益活动、改善农村面貌、培养优秀学生等。芦高山村的“积分制”可复制性强,经验具有操作性,也是归德镇实现治理有效,筑牢文明乡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参加培训会
以“制”促治,推动积分管理规范运行。芦高山村运用“三个机制”确保积分管理有效实施。
优化运行机制。召开“连心院坝会”,征集群众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研究制定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内容围绕遵纪守法、尊老爱幼、邻里关系、生态环境、支持工作、致富带富6个方面,具体细化25项基础加分项、15项扣分项。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因地制宜设置特色加分项目,鼓励群众多参与、多得分。
完善考评机制。建立“原始分+附加分”积分模式,村民以户为单位,自主申报积分事项,经社干部初评、联社村干部复评、村“两委”评议且公示无异议后,村民获得当月积分,积分监督小组进行全程监督。
落实保障机制。建立“财政配套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集体经济支持一部分、商家让利一部分”的资金筹措模式,设立“积分超市”,定制“积分服务卡”,推动积分制工作有序开展。

参加镇集体活动挣积分
以“执”促治,营造文明乡风民风。党员干部手“牵”手,点对点,齐抓共管,着力文明乡风民风建设。
瞄准宣传动员关键点。采取村“两委”包社、社干部包户的形式,整合村镇干部、党员、联户员等力量,上门讲、见面聊,广泛宣传乡风文明积分制工作。依托道德讲堂,开展“文明小课堂”“政策面对面”等活动1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倡议书1000余册,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
抓住村容整治突破点。将乡风文明积分制工作与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紧密结合,把环境整治作为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深入整治村内环境。目前,清理残垣断壁、乱搭乱建20处,清运乱堆乱放6处、生活垃圾68吨,改造卫生厕所45户,村容村貌大变样,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锁牢线上积分主攻点。推广运用“乡村振兴积分平台”微信小程序,推动积分掌上操作、动态管理、实时公开,实现线下积分到线上积分的转变。近年来,积分管理有效破除传统手工台账登记烦琐、管理不便、工作体量大等问题,实现了积分管理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

各个家庭积分展示
以“用”促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积分促进治理,治理助推积分攀高。
晾晒积分成绩。用好红黑榜,每月将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纳入“红榜”公示表扬,排名靠后的家庭纳入“黑榜”督促整改,以晾晒比拼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目前,已“红榜”表扬60户,“黑榜”督促55户。
拓展积分兑换。每月村民可凭积分,到党群服务中心兑换居家养老、安心托幼、种养技术指导、维修代办等服务卡。组织村级志愿者服务队、政府购买劳动服务队,按照“群众点单、服务队接单”模式,开展理发、理疗、托幼、周末陪伴、种植技术指导、家电维修等服务。群众收获满满,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便捷、全面的暖心关爱。
开展典型评比。依据每月红榜评比结果,每季度开展“橙星示范家庭”“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评比以身边人、身边典型事例,感召群众,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新风尚。目前累计评选“橙星示范家庭”7户,美丽庭院6个,文明家庭8户。

攒积分获荣誉
归德镇党委书记陈波表示,“积分”就是文明乡风民风的“工分”,一把尺子,丈量向善向好的脚步;一把“钥匙”,解开村民心结,积极参与到公众事务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就能贯彻执行;一面“旗帜”,引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