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穹窿·魅力威远”。3月26日,威远县文化旅游推介会在石板河旅游区举行,全面展示了威远丰富的自然风光、美食特产和民俗风情,吸引了20余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关注。

推介会上,播放了威远城市形象宣传片和文旅宣传片,威远县相关负责人对精品旅游作了专题推介。通过集中展示旅游资源,让威远旅游有“热度”更有“品质”。
依托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
威远,这片拥有642平方公里世界罕见、全国规模最大的穹窿地貌,被誉为“世界第七大旅游地质奇观”。境内300余座方山、90余座古砦、78万亩森林、60余条深涧幽峡、40余座湖泊星罗棋布,共同构成威远独特的自然画卷。威远文旅资源丰富,有旅游资源927个(其中五级资源7个)、文化资源1941处,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威远县依托独特的穹窿地貌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大力发展旅游、康养等产业,先后建成世界无花果博览园、石板河旅游区、古佛顶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及康桥水乡、威煤工业遗址等一批AAA级旅游景区,大力提升了威远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如何打造精品旅游?在推介会上,威远文旅部门给出答案:威远将立足石板河独特的穹窿地质资源,充分发挥穹窿地质研学科普优势,优化完善景区穹窿地质科普研学课程设置、强化研学导师配置,联动古佛顶古道文化、川威工业、足训基地体育等威远特色研学产品,共同推动内江研学产业发展。

丰富“体育+”,让“淡季不淡”。依托景区穹窿地貌特有的绝壁、陡崖等资源,陆续推出高空自行车、滑草场等特色项目;适时开展村BA篮球赛、山地马拉松、亲子跑特色赛事、节会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让淡季“旺起来”。
做好“夜文章”,让游客“留下来”。威远将在石板河旅游区常态化开展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遇见威远》,以山为景、以水为台,展现穹窿山水滋养下的人文风情,有力提升威远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依托穹窿地质公园、漫城商业街等,大力开展足球音乐节、灯光秀、篝火晚会等夜间活动,持续提质增效,做好游客深度体验、全时服务工作,提高游客转化率,提升游客满意度,让船石湖运动休闲度假区成为川渝两地“周末游”目的地。


威远还将深入挖掘文化、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旅游潜质,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加强艺术精品创作,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注入新动力。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提升服务品质
如今,文旅产业成为推动威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威远坚持“软硬环境双提升”目标,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道路沿线等重要旅游活动区域,新建和改建了34座旅游厕所,其中AAA级旅游厕所12座。秉持“干净卫生、方便实用”的设计理念,提升游客与群众如厕的便捷度和舒适度,持续优化文明旅游环境。

高标准提升改造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穹隆驿站等设施,打造多个休闲街区,推出“掌游威远”微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在主要道路、点位等设置全域旅游标识标牌,更新升级全域旅游标识标牌451块(套),新建全域全景图展示牌17块;县域南北2条旅游环线全面打通,通往景区的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旅游交通全面改善,让游客在威远享受舒适愉悦的旅行体验。
不断加强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建设,已拥有豪生温泉酒店、锦江宾馆等五星级标准酒店,以及多家优质酒店、连锁酒店、特色民宿等,进一步提升了住宿接待能力,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

与此同时,威远文旅发展注重提升软件服务水平。采取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转化率,还积极开展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
威远“周末游”目的地推荐——
石板河旅游区
威远不远,距成都约100公里处,就是威远首个山水类文旅项目石板河旅游区。石板河全长约7公里,被誉为“中国最长石板河”。河床平坦,河水清澈,水深保持在0.5米以内。

2020年7月,威远石板河旅游区全新开放运营,景区以石板河为基础,以“水”为主题,有着“中国最长石板河”的美誉,打造了“水帘飞虹”“枕水山居”“响滩子瀑布”等13个精品景点。新增七彩玻璃水滑道和观景平台,吸引众多来自成渝等地的自驾游客、摄影爱好者和徒步旅游爱好者。
古佛顶旅游景区
古佛顶旅游景区是古川黔经贸大通道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威远煤、铁及自贡井盐南来北往的重要经贸史,是人力运输时代川黔物资往来的大动脉。如今完整保存古道近2000米,拥有双向错车道、减速石栏、防护石栏、高架土桥、服务客栈、管理机构等,被誉为“山顶上的古高速路”。

景区围绕“古道遗韵”,规划建设“一园三区”,即古佛顶遗址公园、山地运动区、乡村民宿体验区和生态农业体验区。项目包括盐煤古道游览区、驿站游览区、空中溜索游览区和小马部落游览区等。通过设计旅游线路,打造集文化体验、山地运动、乡野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川威集团工业研学旅行营地
川威集团工业研学旅行营地所在地是一家建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余热发电厂,曾经一直利用炼钢高炉燃气余热发电,2021年初余热发电厂全面停产之后,摇身一变成为内江推动工业研学实践教育的破题之作。

不同于往常枯燥的研学基地,这里有更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以及沉浸式的生态体验场景。高高耸立的烟囱和冷凝塔下,改造之后的厂区更具厚重的工业感。
营地中坐落着三座老旧发电厂房,其中一座已完成改造作为研学营地一期的核心区域,厂房一楼是营地的电力科普馆,在保留原有水气管道和送风机、给水泵等设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展示长廊,长廊通过图文、视频等展示发电史的演变,激发研学旅行人员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