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双减”政策的部署,威远县严陵镇中心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不断拓展有利于促进孩子特长发展的课后服务兴趣班,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做足课后服务“加法”,搭建学生成长舞台
“好球,加油、加油……”近日,在威远县严陵镇中心学校篮球场上,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来回奔跑,一次次完美的配合,引来阵阵呐喊声和掌声。这是体育课的场景。
在非洲鼓教学课堂上,老师详细讲解了非洲鼓的来源,对于这个没见过的乐器,同学们怀着好奇踊跃尝试,通过手掌的拍打感受音乐的快乐和奇妙。
……
以上只是严陵镇中心学校落实“双减”、丰富课后服务的微观缩影。这些充满个性的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解渴”,给家长“松绑”。
据悉,“双减”实施以来,严陵镇中心学校结合学校“活力教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室、音乐室等场地,由孩子们组建沥粉画、少儿编程、机器人、非洲鼓、篮球、曳步舞、英语口语、合唱等24个校级社团。

课后服务的开展,同样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好评,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做实学生负担“减法”,为繁多课业“减重”
“双减”实施后,严陵镇中心学校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建议,制定了严陵镇中心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及“五项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布置及批改十项规范,全力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在作业布置方面,学校提出作业“控量、提质、多元”的要求,精确算好“时间账”,严格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和作业管理办法,切实减掉单调、重复、低效的作业内容,促进学生向上向善健康发展。
“我站在路灯下,月亮姐姐为我画像,一张画得太长,一张画得太短……”“我只想扮演一次桃子,绿色的、红色的,妈妈你别来摘我,我还没熟呢”……这是严陵镇中心学校学生的特色作业——完成儿歌童谣的仿写。
此外,该校还设计了捏一捏、剪一剪、画一画、唱一唱等富有实践性和趣味性的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这种“实践创新作业”。
做亮教师赋能“乘法”,为练硬本领“乘势”
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效落实“双减”的基础。严陵镇中心学校实施“活力课堂”建设,探索制定了“三活八度”的活力课堂评价体系,围绕“以‘教学三性’为指引回归教学原点”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集体讨论,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学校还组织开展“活力课堂模式探究”主题教研课、青年教师讲课赛、青年教师说课等活动,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开展活力课堂研讨课25节,开展磨课活动40余次。
通过全员培训、优质课评比、教学研究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实行集体备课,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好。
“‘双减’的目标,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本真。”严陵镇中心学校校长詹纯表示,接下来,严陵镇中心学校将不断探索“双减”背景下学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本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