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从工业之变,看威远产业发展
来 源:内江日报 记 者:黄德 编 辑:曾小龙 发布时间:2020-11-11 08:49:55
威远经开区·严陵工业园区俯瞰图

今年1~9月,威远工业总产值完成527.9亿元,同比增长3.0%;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74.7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技改投资65.2亿元,同比增长0.8%,工业投资由负转正……

工业兴则经济兴。这一个个喜人的数据,展现了威远对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工业企业产能释放充足,工业产业项目快速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对工业经济支撑力强大。

A

从单一到多元 工业不是“一钢独大”

作为威远工业企业的“龙头”,川威集团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具备了年产钢480万吨、钢材500万吨、焦炭220万吨、金属制品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位居同行业前列。

威远不仅仅只有川威。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第四大玻纤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革与创新,该公司的池窑玻纤年产量达到20万吨,产能位居同行业领先位置,同时积极延伸玻纤产业链条,开发出一条房车生产线,具有年产300台房车、产值达1亿元的房车生产能力。

截至2019年底,威远县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7.66亿元,东工水电已具备3万吨大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7亿元;法拉特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获全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称号;金镭重工新建年产3万吨高端精密铸锻零部件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亿元。

企业自主进行技术革新,这是威远近年来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威远高度重视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陆续出台了《威远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鼓励专利申请的暂行办法》等奖励政策,积极营造科技人才创业氛围,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传统工业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深化县校(院)合作。威远先后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为全县企业进行深层次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威玻集团玻纤络纱车间

B

从分散到集中 “一区三园”亮点纷呈

2014年,威远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主导”战略暨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的决定》,按照“分散管理、一区多园”模式,先后建成严陵、连界、镇西三个市县级工业园区。2019年1月,成功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威远经开区,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阶段到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据了解,威远经开区入驻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截至今年8月底,实现工业总产值448.01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营业收入452.61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1.07亿元,同比增长1.87%。

具体而言,在威远经开区·连界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推动钒钛钢铁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以川威集团为龙头,辐射带动10余家企业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建成国内三大钒钛生产基地之一、西部最大的焊接材料、建筑材料、钢结构用钢生产基地和钒钛基地,年产值达600亿元。

在威远经开区·严陵工业园区,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页岩气产业示范园,强化页岩气开发和综合利用。同时,依托园区内的威玻集团引进各类关联企业,建设中国西部玻纤产业基地,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金镭重工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智能、机械设备制造业,打造新装备制造基地;以白塔、利弘等瓷砖生产企业为依托,打造中国西部重要陶瓷生产基地,实现产能1.5亿平方米以上;依托达威木业,开发环保型木地板等新型建材,打造中国西部新型建材基地。

在威远经开区·镇西食品集中发展区,依托园区内的金四方、久润泰、黄老五、周萝卜等企业,打造川南绿色食品加工、乡村旅游和助力脱贫攻坚的示范区,壮大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促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接下来,威远经开区将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以新作为开辟新境界,以新改革实现新突破,编制好《四川威远经济开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促进威远经开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再造一个产业威远、加快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威远近年来依托资源、交通、产业基础等优势,对县域内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进行整合搬迁,不仅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而且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C

从污染到清洁 走“生态+”发展新路

自威远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建设工业强县、提升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威远”战略目标以来,威远工业的转型升级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威远县先后制订了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过剩产能退出实施方案,引导企业主动申请关闭、压减产能,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积极推进资源消耗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川威集团厂区内生产留下的废水废气废渣都得到循环利用,这得益于川威集团主动关闭炼钢转炉1座、高炉2座,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20万吨。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川威集团积极改进技术、设备,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打造船石湖运动特色小镇,建成国家南方·连界足球竞训基地,并积极创建石板河AAAA级旅游区,推动威远穹窿旅游发展。

威远坚持走“生态+”发展新路子,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五大工程”“五清”和大规模绿化威远行动等,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统筹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对钢铁、建材等行业工业废弃物加强综合治理,建设严陵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发展废气废渣废水综合回收利用环保产业,形成了钒钛合金、新型建材等转型产业,加快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新入驻园区的企业,必须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据悉,今年上半年,威远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53天,优良率84.1%,达标天数同比上升13.6个百分点;空气指数改善率达32.6%,改善程度排名全省第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威远牢牢把握这一重要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紧紧扣住生态红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接下来,威远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实施“壮工业”行动,致力再造一个产业威远,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奋力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