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市中区永安白乌鱼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为市中区特色水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推动市中区渔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白乌鱼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撬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近日,在永安镇渔淼水产养殖农场,养殖户余跃正专注监测鱼塘水质。“白乌鱼对溶氧、水温要求苛刻,每天必须巡塘3次,从投饵量到增氧机启停都得精准把控。”余跃介绍,2022年他首次尝试混养泥鳅、四大家鱼以及白乌鱼,不到30亩的试验塘便带来可观收益,今年索性转型全部养殖白乌鱼。

目前,农场有四五千斤白乌鱼,以1-3两规格的鱼苗为主,等鱼苗长大后,按当前28-30元/斤的市场价测算,产值预计在六七十万元,再加上平时也会售出鱼苗,今年年产值能突破百万元。

据统计,目前,市中区白乌鱼养殖面积达6800亩,产值1.287亿元,养殖经营主体33家。其中,龙头企业3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市级示范社1家、苗种繁育基地7个。

在持续巩固“中国白乌鱼之乡”地位的前提下,市中区还通过科技融合、绿色监管、品牌营销等众多举措,推广“永安白乌鱼”地理标志产品,推动三产融合。眼下,白乌鱼从种苗到餐桌,市中区以绿色为底色、科技为引擎,让永安白乌鱼这张特色名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