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朴雅致的房屋错落有致,硬化道路串起家家户户,村民在古树下议事、凉亭里谈笑风生……自市中区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作为首批试点村的朝阳镇下坝桥村通过危房改造、院落整体提升和特色产业培育,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与产业振兴相融合的发展新路。


2月24日,记者来到下坝桥村8组“洪家院子”时,村民洪文君正在清扫自家院坝。2015年,洪文君为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由于当时没有入户路,机械设备难进场,便一直居住在土坯房中。2023年,得益于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村里积极为他争取各项政策,于是他下定决心,推倒了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建起了砖瓦房。

如今,洪文君住进了新房子,房前屋后的空地、排水沟也一并得到整理修缮,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以前门前堆满碎石垃圾,现在排水沟、入户路全硬化了。”洪文君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到处都干干净净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据了解,在“洪家院子”的提升改造过程中,驻村工作组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在不大动整体布局的情况下,通过开展民居风貌净化、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让老院子焕发出新活力。“现在饭后能在文化广场跳舞,沿公路散步,生活得很巴适!”村民李永华说。

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下坝桥村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前些年,村里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着力发展柑橘、雷竹等产业。如今,产业已发展成势,大片的雷竹林和柑橘园相映成趣。“我们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下坝桥村党总支副书记彭勇说:“接下来,我们将借助地理优势,在第一产业基本成形的情况下,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以精品柑橘、雷竹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