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小小黄辣丁 “游”出致富路——市中区史家镇开启黄辣丁全产业链布局
来源:i 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李乐 编辑:丁庆 发布时间:2024-12-04 11:27:54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提到市中区史家镇,不少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史家黄辣丁”,这里的黄辣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11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市中区史家镇大梁村的史家镇黄辣丁生态养殖基地,一口口矗立在地面上的鱼池格外引人注目。这时养殖基地技术负责人抓了一把鱼料,手一挥,鱼料落在池面上,不一会儿池内水花翻腾,一条条黄辣丁跃出水面,争食鱼料。与传统的养殖场相比,这里是标准化地上鱼池,并采用集中供氧与循环供水系统,溶氧监测仪实时监控,全力为“鱼儿们”打造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

市中区史家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胡佳说:“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要积极探索特色水产、稻渔综合种养、果渔循环、鱼菜共生等养殖模式,全力打造水产产业集群。史家镇积极响应,结合‘一城三园’的发展规划以及史家黄辣丁的影响力,在大梁村建设黄辣丁生态养殖基地,不仅推动特色水产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实现了史家黄辣丁‘养在史家、吃在史家’”。

“今年3月,我们村整合资金,共投入了150万元,历时5个多月建完养殖基地,随即开始养殖黄辣丁”,大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公平介绍,整个地基占地60余亩,包括约10亩的地上鱼池共25口(其中直径8米的13口、10米的12口)以及50余亩的稻田。

据了解,今年8月至9月该基地投放了首批鱼苗共120余万尾,其中70万尾通过鱼池养殖,剩余的则放入稻田里养殖,预计明年5月就能上市,届时收获成鱼约7万斤,销售额可达80余万元。

“销售后的利润除去20%的管理费,其余的将归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均分给村民,让每个村民都享受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红利。”刘公平表示。

在史家镇党委书记孙强看来,仅仅只是养殖黄辣丁再销售,收益虽可观,但仍有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基地养殖规模,继续加强与内江市农科院的合作,全力做好黄辣丁的育种,形成从育种到养殖,再到销售,最后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并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媒体宣传等形式,进一步擦亮史家黄辣丁的招牌,推动史家镇特色水产养殖,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郑苏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