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中区行政审批局获悉,截至目前,市中区共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7391件,备案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972件,实现就近即办“零跑腿”;实现园区直办点办件282件,提升企业办事效率42%;为老人、特殊人群提供帮代办、上门服务4000余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为企业群众提供疑难事项咨询引办80件,办结率、满意率100%;便民服务中心“12345”热线咨询、回访、办件65件,便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聚焦精准下沉,事项进驻“有深度”
为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局以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为阵地,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触角,持续推进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推动便民服务改革走深走实。
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应进尽进”原则,采用“高频+特色”“基础+特色”方式,实现进驻镇(街道)246项可办事项,精准下沉“甜成办”高频民生事项指导清单46项,园区事项指导清单40项。逐事项编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高频事项服务指南、受理手册,通过线上平台、村级直办服务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办理、查询等全流程服务10万余次,让企业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聚焦便民举措,甜城服务“有温度”
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市场服务专区,建立区镇村三级“市场服务队”,通过“小小窗口”为群众提供“满满服务”,委托下放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变更、注销登记及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备案等业务。
依托就近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园区政务服务直办点,设立绿色能源产业园、甜味食品产业园、水产现代农业园区、新经济产业园4个政务服务点,构建“区级、镇级、园区”三级联动政务服务机制。通过“园区政务服务点接件受理、区级政务服务大厅远程支持、便民服务中心全程跟进”园区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数据流转、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依托基层便民服务工作人员,拓展“适老化”服务,实现老年群体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采取代跑代办、上门帮办、电话指导、自助引导等方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零距离,全程零跑动”的办事新体验,让老年群体办事“无障碍”“有温度”。
聚焦急难愁盼,兜底服务“有力度”
做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助力群众“好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构建“受理—办理—回复—回访”闭环管理工作模式,形成“办不成事”台账,建立暖心服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工作机制,实现群众“来则能办、办则能成”,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畅通问题反馈渠道,解好群众“揪心事”。落实不正之风一码举报,在窗口设置市中区纪检监察“码上举报”平台二维码,保障企业、群众监督权力,营造“亲”“清”氛围。通过12345热线、投诉意见信箱等收集便民诉求,积极与企业群众沟通交流,将问题及企业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台账,落实专人,限期解决并回访,做到企业群众“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破解企业办事难点、堵点、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