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闪耀腾云起,锣鼓喧天贺瑞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特色民俗活动——隆昌舞龙震撼来袭。

上午9点,莲峰公园内人声鼎沸,喜庆热闹。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翘首期盼精彩绝伦的舞龙文艺展演。
随着激扬振奋、节奏明快的音乐响起,一条条祥龙惊艳亮相。它们时而翻江倒海,气势磅礴;时而蜿蜒盘旋,灵动优美。


隆昌市13个镇(街)舞龙队带来的表演精彩纷呈,其中石碾镇的传统舞龙《金龙献瑞》尤为亮眼。只见以轻纱和竹篾制作的龙身轻盈灵活,在舞者两侧交替作8字环绕,看得人眼花缭乱,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越”,行云流水。“这次展演,我们更关注传统舞龙动作的传承和完善,展现龙的吉祥灵动,让大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石碾镇舞龙队队长、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向君表示。

连续两年参加舞龙表演的吕勇是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因被隆昌舞龙的传统和磅礴气势深深吸引,他加入了舞龙队伍,成为了其中一员。他表示,将向身边资深的舞龙队学习、交流、切磋,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新动作,做好传承发扬。

市民李羽禾观看了展演后很是激动,她说,这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对隆昌舞龙传统的传承。隆昌市文化馆副馆长李德峰表示,舞龙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是隆昌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据悉,隆昌舞龙可追溯至明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隆昌人把龙灯当作一种神奇之物,认为它躯体庞大而动作矫健,外观美丽而百战百胜,能飞腾跳跃,能上天入地,能驱邪除恶,能带来吉祥和安康。在隆昌人的心目中,龙成了一种精神力量,成了一种地方图腾。每年正月初八耍龙灯,成了隆昌全年民间生活中最大的盛事,以此来祈祷新一年的幸福和吉祥。
传统隆昌舞龙有固定的时间:正月初八开始,正月十五结束;有固定的程序:正月初八迎龙,中间赛龙,正月十五送龙归天;有固定的队伍:每个镇(街)都要派队伍进城参加活动;有固定的舞龙动作:蛟龙出海、朝拜五方、黄龙缠腰、蜻蜓点水、鱼跃龙门、追云赶月、鸦鹊抬梁、祥龙托宝、团鱼抱蛋、地龙滚沙、龙吐莲花、金龙擦痒、巧赶龙把、狮子回头,结构严谨,气韵流畅,一气呵成,展现出浓厚的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