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人员的熟练操控下,无人机起飞,朝着对面山坡上的油菜地飞去,抵达目的地上空后,机载喷头将白色药剂均匀地喷洒在油菜苗上。
受隆昌市农业农村局委托,前不久,成都市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前往隆昌市,为小春作物油菜开展飞防作业。

2025年,隆昌市小春生产的主要粮油作物包括油菜和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18.51万亩和0.6万亩。如何保障全市小春生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助力农民增收呢?近日,记者到隆昌市进行了采访。
推广优品增产增收
丁晓慧是黄家镇新凤村的油菜、小麦种植大户。在小春生产时节,她种植了270亩油菜和220亩小麦。
丁晓慧走进绿意盎然的油菜地,掐下一段嫩绿的油菜薹放入口中。“又嫩又甜,你尝尝。”她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

眼前,一株株油菜长势喜人。“这是今年我们大力推广的优良品种。”隆昌市农业农村局粮油股股长肖鹏飞介绍,该品种优势显著,前期生长态势良好,具备良好的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强,种植一季可实现两次收获。
“油菜薹鲜嫩爽口,微甜,深受市场欢迎;油菜籽颗粒饱满,含油率高且油质上乘。”肖鹏飞说,这种油菜在适宜的种植条件下,具备较高的产量潜力,与一些传统品种相比,能够实现增产增收。
优良品种为种植户带来信心,还能创造丰厚的收益。丁晓慧介绍,预计今年每亩油菜籽产量可增加10公斤,总产量达40500公斤,按6.4元/公斤的市场收购价计算,仅油菜籽一项产值就能超过20万元。此外,油菜薹每亩收入逾1000元。
破解种植技术难题
“小麦叶尖发黄,表明底肥不足,建议每亩追施5—7.5公斤尿素。”肖鹏飞指导丁晓慧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
农技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基层农技站也提供长期且及时有效的支持,这让丁晓慧感触颇深。

“我种植经验有限,遇到技术难题时,便会给黄家镇农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求助。“很多时候,他们接到电话就迅速赶来了解情况,为我解决问题。”丁晓慧说,前不久,她领到农技站免费发放的30公斤油菜种和2500多公斤肥料,无人机实施了病虫害防治。
为保障油菜、小麦等小春粮油作物健康生长,隆昌市组织农技人员开展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详细讲解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合理施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将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等常发区域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及时、精准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监管得力保障质量
曾文在隆昌做农资销售生意多年。
“对于油菜、小麦等重要小春作物种子,我们进货时会严格对照国家标准进行选购。每年,我都会主动向隆昌市农业农村局报备农资进货商、进货量及检验结果等相关信息。隆昌市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还会到店里进行抽检送检,农资产品,尤其是种子质量有保障,农户可放心购买。”曾文说。

隆昌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邱生花表示,隆昌市农业农村部门对全市农资销售门市及网点进行检查,查看经销商进出货台账,核实所售农资是否为国审品牌,检查农资储存是否安全等情况;同时,强化农资市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检查商家的农资进销货台账信息是否完备,查处违规经营高毒和限用农药、标识不规范的农资产品,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秩序,让农户用上质量可靠的优质农资,全力保障小春生产。
气象预测护航生产
隆昌市气象台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12日,隆昌市平均气温为13.3℃,比历年同期12.7℃偏高0.6℃;降水量达164.8毫米,比历年同期126.4毫米增长30%;日照时数为183.1小时,比历年同期154.3小时增长19%。气候条件良好、雨水充沛、土壤墒情适宜,这些都为隆昌市小春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隆昌市气象台副台长鄢霖珂告诉记者:“若预测到可能出现极端天气,我们会及时将气象信息反馈给农业农村部门,为农业农村部门后续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一旦出现不利天气,13支县级农技服务队、82支镇级农技服务队共172名农技人员将迅速赶到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尽可能降低损失。”肖鹏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