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隆昌市石燕桥镇龙潭村,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已经挂果,放眼望去满是一片承载着希望的绿意。52岁的石国卿是这片油茶园的负责人。2023年前,石国卿在江苏经营着一家效益不错的纺织公司。2023年后,响应号召,他回到家乡创业,经过多方考察后,决定发展油茶产业。
“油茶+山羊”,开启种养结合新模式
9月6日上午,在石燕桥镇龙潭村油茶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内江云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国卿。作为这片油茶园区的主要负责人,石国卿正在给山羊喂草料。油茶园里,为何还养起了山羊?

跟随石国卿的步伐,很快谜底就揭晓。在羊圈旁的一小块油茶地里,一头小山羊正悠闲地吃着杂草。“没有放羊的油茶地杂草丛生,这里却干干净净,让油茶树有了自己的生长空间。”石国卿解释说,“油茶树的味道特殊,所以羊儿只会吃杂草。羊粪则作为天然肥料,不仅能让油茶树长得更好,也形成了一个绿色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
草能养好羊,羊粪又能肥土。“油茶+山羊”,是去年石国卿开始尝试的油茶产业种养结合新模式。“目前只养了11只山羊,效果很不错,接下来打算扩大养殖规模。”石国卿说。
科学管理,让茶树品质更优
沿着羊圈一路向下,油茶树随处可见。“油茶树喜欢弱酸性土壤,生命力顽强。因为树上的油脂不多,很难烧起来,它也被称为天然‘防火林’”……一提起油茶树,石国卿便滔滔不绝。

“最近这段时间都在进行疏林工作。”石国卿告诉记者,疏林就是对茶树进行修枝剪叶,茶树枝繁叶茂反而会影响挂果率。
石国卿摘下一颗脸被晒得通红且裂开的油茶果放在手心,无奈地说,“今年受高温天气影响,山上有部分茶树已经受损。像这株,花蕾都掉完了,果子也自己爆开了,今明两年都不能榨出茶油了。一般这种情况需要等到后年才能有‘重生’的机会。”

“传统种植技术太依赖老天爷了,永远靠天吃饭是不行的。要想人定胜天,科学管理相当重要,对油茶进行改造势在必行。”石国卿坦言,“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对部分油茶园进行改造,后续会将路修好,把灌溉系统完善好。即便在高温天气也可以为这些茶树‘消暑解渴’”。
科技赋能,高品质茶油品牌
采访途中,石国卿电话响起。原来,他期盼已久的油茶“装备”终于送货上门了。

“刚刚送来的是输送带,油茶果需要通过它输送到各个环节。这是热风烘干房,油茶果采摘之后将放进这里进行烘干晾晒。人工晾晒要是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很容易霉变,风险很大……”石国卿兴奋地展示着这套茶油初加工设备。
脱壳、烘干、分拣、入仓储存,油茶果实行全链条机械化操作,在节省时间和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茶油品质。

除了这套初加工设备,石国卿还在山下租赁了一幢1200平方米的厂房,斥巨资购买了一台超链接二氧化碳提取设备。该设备与初加工设备“强强联手”,便可以实现从烘干到提炼山茶油的全产业链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到时候,这里放色选机和粉碎机,门外放一台变压器,这个区域就放超链接二氧化碳提取设备。”面对着目前还空荡荡的厂房,石国卿却已经把每个角落都规划得明明白白。

“从纺织到油茶,隔行如隔山,就不怕失败吗?”面对记者提问,石国卿笑着说,“52岁,正是闯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