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以水惠民!隆昌水环境治理成效初显
来源:i内江 记者:记者 宗秋菊 编辑:丁庆 发布时间:2024-07-04 17:20:29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上善若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古往今来,水在多少文人墨客的笔下被吟诵,足见人类社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水。随着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对水环境的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是让隆昌愈加精致的重要原因之一。隆昌市龙市河附近的河道风光带,河水清澈干净,河面碧波荡漾,河畔两岸绿意盎然。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隆昌生动铺开——

近年来,隆昌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保护等工作,用心用情治水、疏水、用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水惠民,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净化水质 让水域生态环境活起来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让水变得清澈干净,是隆昌治理水环境的关键一环。

在隆昌市龙市镇花坟山水库,这里的水质迎来大变样——

“以前这片水库被私人承包用来肥水养殖,导致水质不达标、水浑浊腥臭,对周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很大。”隆昌市水利局水库事务股股长张德萌说。

6月27日,张德萌正在和同事查看水库中安装的生态浮床。张德萌告诉记者,为了改善水质,前期对水库进行了枯枝杂草、水上漂浮物以及周边垃圾的清理,但这始终治标不治本。要想水环境治理得到提升,还需要下血本,打好“攻坚战”。

“目前,我们除了定期对水库周边的环境进行日常保洁,还投放了50000尾鱼苗,安装了15张生态浮床。”张德萌解释道,“由于前期的肥水养鱼,对水质有一定的破坏性,总磷超标,就需要鱼苗和生态浮床不断净化水中污染物。”

如今,花坟山水库多用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达到Ⅳ类,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生态护岸  为群众构建坚实屏障

河道治理工程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保护当地植被、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当日,原本修建挡土墙的龙市河胡家镇付家桥段的综合治理工程,因“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而停下了繁忙的脚步。

龙市河胡家镇付家桥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濑溪河右岸支流龙市河上,综合治理河长7.5km。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新建堤防护岸1.36km、河道清淤疏浚3.54km;累计完成投资1600余万元,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2024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9月全面完工。

“工程竣工后,可以进一步增强河道综合治理能力,筑牢防洪安全堤坝,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河流的水质,保障沿岸居民安全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隆昌市水利局河湖保护和水旱灾害防御股副股长黄杰介绍。

龙市河胡家镇付家桥段综合治理工程被隆昌市稻虾现代农业园区紧紧包裹,一块块绿油油的高标准稻虾田绵延铺展,沃野良田阡陌纵横,田间道路四通八达,生机盎然的水稻在斜风细雨下茁壮成长。有了这项增进民生福祉工程“护身”和“加持”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得以生动实践,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也将照进现实。

改善饮用水环境  筑牢护卫民生的堡垒

穿上救生衣,坐上日常巡库的船只,清澈的湖面泛起涟漪。

这里是位于石碾镇的柏林寺水库,柏林寺水库站长石远波正和同行的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库工作。提起水库的“前世今生”,他感慨道:“变化真的太大了。”

从前,受外源污染输入,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内源污染也同样较为严重,导致水体浑浊,水质较差。对比如今的水清、岸绿、景美,这场漂亮的“翻身仗”得益于隆昌市下定决心、多措并举治理水环境,改善水生态。

作为隆昌市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柏林寺水库承担着重要责任。为改善柏林寺水库饮用水源地水环境,隆昌市制定水库达标攻坚方案,组织实施柏林寺水库水质提标项目,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已建成3座漫水坝、2处生态湿地,安装了960套微氧多膜复合生态修复生物床、安装了11500平方米链式生物膜生长基系统,栽种了9800平方米水生植物。

水清岸绿皆是景,人水和谐幸福来。水声、风声拂过耳畔,蓝天、碧水、绿地交相辉映,铺就了隆昌精致美丽的生态文明画卷,也奏响了一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