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智改数转”(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内江市东兴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今年以来,东兴区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在“智改数转”上持续发力:一方面,政府积极作为,从提供财政补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多个维度为企业转型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全区工业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加速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进程,如同搭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这一变革,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重塑,使得东兴区的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千帆竞发、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智改数转”:新明塑业焕发新生机
11月5日,在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简称“新明塑业”)生产车间内,各种机器高效运转,各类管材在数字化生产线上成形。生产调度员张家强利用数字化平台,轻松监控生产进度、工序状态及派工单执行情况等信息,这一切得益于公司的“智改数转”。
“过去,车间数据(生产进度、订单接收等)需要手工记录,既耗时费力,又容易出错,部门间数据共享也是一大难题。”张家强说,如今,借助“智改数转”一体化系统和看板,他能实时掌握生产全貌,快速响应设备故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面对供应链不畅、生产不透明等挑战,新明塑业投入资金推进“智改数转”。公司淘汰了低效设备,升级了关键工序的数字化装备,推行标准化作业,并构建了业务财务一体化协同平台,实现了从销售到生产、库存、采购、财务、技术、质量等多方面的集成管理。


“透明化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新明塑业总经理杨建勇指出,“通过建立实时、准确、全面的数据透视系统,我们实现了数字化精益管理。”这一转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显著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降低了操作风险。
当前,新明塑业“智改数转”取得初步成果,生产过程计划响应速度提升了20%,生产异常处理时间减少了30%,库存周转率提升了15%,运营成本降低了近20%,年产值提升了近15%,净利润率上升了近30%。
精准施策:鸿宇恒创实现新突破
四川鸿宇恒创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鸿宇恒创”)作为东兴区的老牌新材料制造企业,前不久在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的指导下,成功完成“智改数转”,成为东兴区“智改数转”行动的又一成功案例。
鸿宇恒创是一家专注于“耐磨阻燃、增韧增强、耐高低温、抗冲击”高分子塑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开展了“一企一策”行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提供精准的“智改数转”方案。

在生产现场,专家团队通过详细调研和诊断,发现了传统混料生产线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控制精度不高、人工操作依赖性强、生产效率低下、工伤率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传统混料生产线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鸿宇恒创总经理胡莉表示,“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迅速采购了国内先进的数字化电气机械设备,结合PCL控制技术,设计并使用全自动数字智能混料系统,极大地优化了PVC国标管、国标电工套管、国标线槽等产品的配方,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鸿宇恒创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已达到80%,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初步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记者了解到,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今年以来已为38家企业提供免费的“智改数转”评估诊断服务,覆盖辖区内61%的规上企业。其中,新明塑业、鸿宇恒创和融通高科3家企业已完成线下深度诊断。
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将继续加大对企业“智改数转”的支持力度,通过精准帮扶和专业指导,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智引领:融通高科迈向新高度
11月6日,在内江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融通高科”)生产车间内,各类机器开足马力,从投料、预混、干燥喷雾,到高温烧结、粉碎、筛分、除磁,经过10道工序,最终生产出优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作为近两年才落成投产的新工业企业,融通高科从建设之初就谋划实施“智改数转”,打造了先进的磷酸铁锂智能化生产车间。该车间以全自动生产线为核心、信息化系统为大脑、工业互联网为神经、自动化物流系统为血液,将各功能区域系统衔接、高效融合,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生产、串联式离心固液分离、干燥破碎一体化处理,并建立了配套的污水处理站,确保废水“零排放”。

“数智化建设使我们能够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车间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情况。”生产车间负责人王灿表示,“利用数智化管理理念,我们对磷酸铁锂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根本上提升了车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智能化生产车间的助力下,融通高科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主流配套供应商,并在储能电池领域和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接下来,融通高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正在实施的数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高端制造业的数智化升级和高效融合,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从新明塑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协同平台,到鸿宇恒创的全自动数字智能混料系统,再到融通高科的磷酸铁锂智能化生产车间,“智改数转”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也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东兴区积极助力企业争取“智改数转”、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四川省“18条”等各类资金累计逾 6100万元,为全区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资金后盾。
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信息化股股长张宝芹表示:“东兴区将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全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工业企业‘智改数转’与设备更新,开展‘一企一策’行动,分批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指导并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谭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