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东兴区高梁镇鸳鸯桥村因地制宜发展蛋鸡养殖,采用智能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推动蛋鸡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
在位于高梁镇鸳鸯桥村的邓河科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包装车间内,一枚枚滚圆的鸡蛋如流水般从自动传送带上传输到操作台,工人们熟练地将鸡蛋轻轻放入蛋托中,经过仔细打包后,这些鸡蛋将销往成都、重庆等地。
东兴区邓河科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建平:我们全程实现全自动化养殖,目前存栏量蛋鸡有12.5万只,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正在修建鸡舍,扩大规模,存栏量将达到20万余只。
据了解,该合作社采用智能化的养殖生产系统,喂料、通风、光照、温度、消毒、清粪等全部实现自动化管控,能提供最适宜蛋鸡生长和产蛋的恒温、恒湿、光照条件,减少鸡群应激反应,提高产蛋质量和数量。主要养殖品种为罗曼粉蛋鸡,有采食量低、产蛋期长等优点,产蛋周期可达500多天。目前,该合作社一天产蛋量在13000斤左右,年产值达2000万元。
下一步,鸳鸯桥村将积极发展蛋鸡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工作,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将“小鸡蛋”培育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