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一列满载50个集装箱的老挝钾肥保供专列缓缓驶入内江国际铁路港,标志着中老铁路“老挝—四川”钾肥进口保供通道正式进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腹地,全国首期第一批次重点实施的、川中丘陵地区唯一的内江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库正式运行,为区域农资供应注入强劲动能。

班列抵达内江
本次专列是内江国际物流港在省港投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与四川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合作后的首趟整列钾肥货物,全部进入内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存储。从老挝万象启程,全程铁路运输,仅用5天抵达内江,相比传统公路运输,该模式时效提升约50%,物流总成本降低约30%,实现“中老铁路+保税”模式高效通关流转。在以往出口柴油机、玻璃纤维、硫酸铵、瓜子,进口木薯粉、干辣椒、龙眼干等货物的基础上,新增进口钾肥,与内江常态化发运硫酸铵至缅甸,构建起四川首个“进口钾肥+出口硫酸铵”东盟农资双向物流通道。
钾肥被誉为“粮食的粮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农资,老挝丰富的钾矿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补充。此次抵达的钾肥经二次加工为复合肥后,将为内江及周边地区2026年春耕备耕提供物资保障。

班列直达

合影留念
当前,内江国际物流港充分发挥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海关监管、多式联运、区域仓配五大功能优势,与省港投集团共同打造成渝主轴国际班列班车集结中心,具备每日5000吨铁路运输吞吐量、6000吨公路多式联运衔接能力,国内接驳运输效率提升约30%,国际多式联运时效提升约20%。截至11月23日,内江国际铁路港已到发超8300个标箱,其中发运国际班列班车74车次934个标箱,同比增长292%。
内江国际物流港将继续深化与省港投集团、四川邦力达公司的战略合作,依托成渝主轴国际班列班车集结中心,以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为纽带,持续扩大南向开放,积极申报面向东盟的农资专线及图定班列,打造东南亚、东盟货物到达口岸和区域性分拨基地。2026年计划出口缅甸硫酸铵1000个标箱、进口老挝钾肥2000个标箱,构建“紧缺化肥进口补短板、优势化肥出口拓市场”国际贸易良性双循环格局,为内江建设区域物流枢纽、服务“天府粮仓”建设、拓展南向开放合作空间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