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江历来崇文重教。春秋时期,孔子曾学乐于苌弘,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关于教育传承的记忆;明朝中期,大臣赵贞吉归隐故里后,在家乡著书设教;1925年,中共内江首任特支书记黎灌英在风起云涌的年代中,创办了内江二中……
悠悠沱江水,千年如一日围城而走。今天,继内江一中之后,内江二中也跨过了百年历程,在这世纪之约,内江融媒记者专访了这位从内江二中走出来的杰出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尚志,透过他的讲述,回望第一个百年的奋斗故事,感知内江教育的薪火相传。
内江二中杰出校友李尚志:
筑牢根基,埋头前进

数学的奥秘:旧知识 新方法
李尚志是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之一,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代数学研究。
11月15日,内江二中举办建校100周年办学成果展,78岁的李尚志作为杰出校友之一受邀出席。对于母校和家乡,他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言语,作为数学领域的专家学长,他贴心地为学弟学妹们传授学好数学的秘籍,以此表达对母校新百年征程的期盼。

从自身研究的领域“代数”谈起,李尚志这样阐释:“什么叫代数?代数就是加减乘除。加减乘除是法则,又是谁规定的?答案是——运算律。”
李尚志表示,研究代数是以小学学习的知识为基础、为支撑,因此不能好高骛远,要先把基础学好,一步步扎实向前。数学中,不少问题都是靠着“旧知识”“新方法”解决,运算律学扎实后,小学、中学、大学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要想着去创造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怎么来的?是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而解决的方案才是新的东西。”李尚志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买一件新衣服,会为此再买一台新洗衣机吗?不会。旧洗衣机能洗新衣服。学习也是如此,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脚踏实地。”
身为博士生导师,李尚志带领数学领域内的杰出研究者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复杂艰深的数学难题,他始终认定,数学的根本仍在于那些最基础的运算律,数学学习必须重视基础,教育亦然——唯有根基牢固,方能枝繁叶茂。
“内江精神”——埋头踏实干活
说起家乡的变化和未来发展,李尚志充满深情与期待。李尚志是椑木镇人,此次回母校看到新校区,他最大的感触的就是二中离家更近了。“以前读书放假后,都是从内江走回椑木镇,觉得远得不得了。现在条件一切都好了,完全今非昔比。”李尚志说,正是当时的环境锤炼了他们这一代二中学子自强不息、奋斗向上的精神,他希望二中学子们能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在自己78岁的人生当中,李尚志多半时间都是在外工作生活,他经常向别人宣传家乡内江。“我常跟人介绍,内江人有‘内江精神’——能够埋头踏踏实实干活。”
虽然已近耄耋之年,李尚志依旧乡音未改,他为母校送上了祝福:“愿母校蒸蒸日上,越办越好;愿师生水平不断提高,创造更辉煌的业绩与成就。对此,我也充满信心。”
他为家乡祝福:“希望家乡继续放眼世界,接受新事物,迎来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