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眼下的市中区,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近年来,市中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统筹规划、持续发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按下“快进键”。


走进永安镇上元村的高标准农田,田土平整连片、田埂笔直规整,新翻的泥土里满是清新气息。连片种下的油菜已冒出嫩绿幼苗,随风漾起碧色涟漪,几位村民弯腰弓背、手持农具,在田间细致作业,播撒下新一季的希望。“土地改造后,路基、土埂全都轧好了,以后农机收割时路也好走多了!”村民吴代安看着眼前的田地,语气里满是期待。
同一时间,凌家镇牌坊坝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十余台挖掘机挥舞铁臂、轰鸣作响,在作业区域内有条不紊地开展表土剥离、田面平整和灌排渠道开挖工作,高标准农田的雏形正加速显现。“目前凌家镇牌坊坝村高标准农田改造进度已达85%,正在有序推进田块整治。”中铁六局项目总工程师田子悬介绍,接下来将集中力量推进附属设施建设,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与效率,力争12月中旬完成改造。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目前,市中区正紧抓“秋收后”的黄金施工期,科学调配机械与人力,全力推进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项目总体进度已达80%。
“今年市中区统筹推进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丘陵地区特点,坚持‘为民而建、为民而用’的导向,科学开展规划设计。”市中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建设管理股负责人黄川表示,为保障建设质量,项目推进中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构建“行业部门监督+镇村监督+业主(农户)监督+第三方监督”的多元监管体系;同时配套建立工程质量抽检机制和隐蔽工程验收机制,确保建设质量监管“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成惠民利民的“放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