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万千气象看四川 |打造宜居韧性城市!隆昌城市更新“硬举措”破解停车难、污水治理难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张生俊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11-10 09:57:32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11月5日上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隆昌专场。中共隆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肖峰在答记者问时,详细披露了作为省级城市更新重点城市的隆昌,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边角料”变“黄金位”,破解停车困局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隆昌市打出“扩容+激活”组合拳:在老城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抠”出近1230个小区车位;利用里仁巷闲置地块建成停车场,新增170个车位,彻底解决周边菜市场买菜停车难题。2021年以来,全市利用城市“边角料”新建38个路外公共停车场,累计增加1593个车位。值得关注的是,隆昌创新实施“分区定价”机制——核心区(一类)全天封顶14元鼓励“短停快走”,一般区(二类)不超过9元,外围区(三类)仅需3元/天,通过价格杠杆提升车位周转率,让“快停快离”成为车主新习惯。

“水脉”焕新,构建生态循环体系

在生活污水治理领域,隆昌市构建起“疏通—强心—固本”的全链条治理体系。通过引进管网检测机器人,近3年精准整治混错接点229处,新(改)建雨污管网约8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65%;污水处理厂升级采用先进技术后,出厂水质稳定达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再生水则被用于道路洒水和景观补水,让水“重获新生”循环起来。

治理城市病,不能“一阵风”。2025—2027年,隆昌把城区划分成8个片区,稳步推进改造,计划投入7.1亿元,完成管网改造110公里,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城区雨污分流,雨污收集处理效能将进一步提升。

智慧赋能,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肖峰表示,隆昌推出符合百姓需求的“定制套餐”,下一步将聚焦“治未病”理念,推进城市治理智能化升级。计划试点智能地锁与自动计费系统,动态优化停车资源;构建地下管网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感知流量与结构状态,预警渗漏、淤积等“病灶”,在雨季或塌陷前精准修复,防重大隐患于未然;深化水生态“系统调理”,推进“厂—网—河”一体化治理,强化水体自净能力,从源头防控污染,提升城市内在韧性,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