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威远县:用好本土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徐静 通讯员 邓欢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10-21 17:33:51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10月20日,记者从威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近年来,威远县坚持以“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引领,采取建好阵地、挖掘精神、深化教育等措施,将革命先烈忠诚使命、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转化为推进威远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的强大动力。

拓展建设红色基因阵地

威远县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修缮管理,持续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专项保护”行动,投入资金71万余元,对威远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常态化维修整修;建立烈士纪念设施日常巡查管护工作机制,逐个划定保护范围,开展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制作管理保护标志牌,明确管护单位、管护责任人;拓展烈士纪念设施教育功能,争取资金160余万元,对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开展改陈布展,展陈面积增加到600余平方米;争取资金30万元在烈士陵园内打造威远烈士纪念馆,集中展示近代以来广大威远籍和牺牲在威远烈士的英勇事迹及大无畏精神;优化烈士纪念设施环境氛围,按照美化、亮化、净化的要求,在陵园内种植花草,设置人行步道、休息廊亭、宣传栏等,定期清理杂草、擦拭墓碑,将其打造成威远人民的精神家园。

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

该局收集整理英烈事迹,启动威远英烈事迹抢救工程,组建由党史专家、镇村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调研团队,赴14个镇200余个村(社区)实地走访烈士亲属,抢救口述史料30篇、实物档案(书信、勋章、照片)75件,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确保烈士事迹可考、可讲、可传;联合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史志办等单位整理档案资料,编撰系列红色读物,出版《高扬我们的旗帜(罗世文烈士纪念文集)》《罗世文烈士诗选》《热血铸丰碑》等书籍(收录11名典型烈士事迹),为红色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加强红色史实考证,联合县档案馆、党史研究室等对烈士事迹进行交叉验证,实事求是纠正差错;邀请党史专家评审把关,确保每名烈士、每段事迹都有据可查,真实准确。

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分层分类,精准开展宣传教育。该局针对党员干部开设“英烈讲堂”,组织开展“瞻仰英烈+重温誓词+专题研讨”活动;针对青少年,将威远烈士陵园、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等设为中小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开学第一课·向英烈致敬”“模拟英烈事迹宣讲”等互动环节,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针对普通群众,在清明、烈士纪念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集体祭扫”“英烈事迹巡讲”活动,2024年以来,参与活动的群众达2.4万人次。

——跨域融合,增强教育传播辐射面。该局联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开展纪念罗世文烈士诞辰120周年联展活动;拍摄以罗世文为原型的电影《地火》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以罗世文为原型的话剧《罗世文别家》在威远县川剧团上演,形成“威远英烈”文化品牌,推动红色资源与文旅、教育深度融合;制作罗世文、袁芳炳、沈文林等英烈短视频9部,在抖音、视频号上发布32条,累计播放量逾100万次,打破时空限制,扩大红色教育覆盖面。

——建强队伍,提升宣传教育质量效果。该局建立“红色讲师团”,吸纳党史专家、老党员、退役军人,开展“党课开始了”纪念碑下的思政课,同时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开展宣讲56场;组织专家走进重庆江津开展题为《高扬旗帜 许党为民——缅怀罗世文烈士》川渝烈士事迹报告宣讲,3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