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5日,内江高新区应急管理分局牵头组织开展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成果检验活动,对辖区胜利街道、高桥街道两支各1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全方位考核。此次检验不仅全面验证了前期训练实效,更重点测试了应急装备的使用效能,为进一步夯实辖区应急救援能力根基、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战导向为核心 差异化考核练真功
检验工作始终紧扣“练为战、检为实”的核心原则,聚焦汛期事故灾害先期处置的实际需求,结合两个街道的训练重点设置差异化考核科目,确保考核内容与实战场景精准对接。
针对胜利街道,考核围绕汽柴油机泵、切割锯套装等关键装备展开,要求队员在10分钟内完成泵组的组装与启动,并在15分钟内规范完成切割作业,同时同步模拟积水排除实战场景,检验队伍应对内涝灾害的快速处置能力。

而高桥街道的考核则聚焦油锯、应急照明系统等装备的操作,不仅要完成木材安全切割、夜间临时救援点搭建等基础任务,还需精准完成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的校准与读数工作,全面覆盖复杂环境下的救援技能需求。
为更真实地模拟实战中的突发状况,现场还专门增设了风力灭火机熄火排查等故障处理环节,通过“突击测试”的方式,全方位验证救援队伍“会操作、能处置、善维修”的综合实战能力,确保应急装备真正实现“配得齐、用得上、发挥好”的目标。
专业保障作支撑 多维度评判保公平
为确保检验工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内江高新区应急管理分局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了4人专业评判组,并依据《内江高新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成果检验评分表》,从装备实操、理论知识、协同处置、装备管理四个维度进行量化评分,其中装备实操占比50分,理论知识20分,协同处置与装备管理各15分,形成科学完整的100分评分体系。
考核过程中,评判组全程跟踪记录队员的操作规范度与完成时长,同时随机提问装备参数、日常维护流程等理论知识,并仔细核查装备的完好度及管理台账,确保考核结果全面反映队伍真实水平。
此外,安全保障措施同步落地,现场配备了卫生院急救员与急救药品,设置安全警示区,为检验工作的公平、有序、安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转化求实效 闭环管理促提升
“此次成果检验既是对前期大练兵成效的‘全面复盘’,更是推动应急救援能力持续提升的‘关键抓手’。”内江高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检验结果来看,两支街道救援队伍表现亮眼,应急装备完好率达100%,队员实操达标率超过90%,充分彰显了前期训练的扎实成效。同时,检验过程中也梳理出装备维护记录不完整、部分操作细节不规范等问题,为后续提升指明了方向。
针对发现的问题,内江高新区应急管理分局明确要求相关街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计划后续开展“回头看”行动,确保问题整改清零。
内江高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内江高新区将系统总结此次“训练—练兵—检验”的闭环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针对性训练计划,重点强化装备深度应用、团队协同处置等薄弱环节,推动练兵成果切实转化为辖区汛期事故灾害先期处置的实战效能,为守护辖区安全稳定、保障群众安居乐业筑牢坚实的应急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