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威远县:再生稻迎丰收 “一种两收”收益高
来源:i内江 记者:向倡慧 金英姿 内江融媒记者 熊碧宇 编辑:尧一玲 发布时间:2025-10-13 14:45:3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近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科学院等组成专家组,在威远县镇西镇川主村“中稻+再生稻”百亩示范片,开展田间现场考察和产量验收工作。经科学测算,再生稻平均亩产达342.2公斤,较去年278公斤显著提升,再创新高。

此次高产,源于“良种+良法”的高效结合。示范片推广的“甜香优115”品种,由内江市农科院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选育,属川审二级优质中熟香稻。其生育期适中,中稻(头茬)收获期比一般迟熟品种提前7~10天,实现中稻(头茬)7月底至8月初收割,再生稻9月底至10月初收获,不仅结实率高、千粒重高、抗病抗旱能力强,还具备再生力强、亩产量高、米饭口感佳等优势。

在栽培管理上,示范片从栽植密度、肥料运用、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技术优化。“现在村里大多数都种‘甜香优115’,产量提升明显,再生稻一季亩产就有300公斤左右,每亩能多赚约1000元!”川主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徐燕算了一笔增收账。

据了解,再生稻凭借“种一茬,收两回”的特性,兼具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土地利用率高的优势。今年,威远县水稻种植面积预计24.6万亩,总产量超13.2万吨,其中再生稻有收面积6.2万亩,预计产量超0.8万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表示:“选择优质良种比如‘甜香优115’,再搭配科学的栽培技术,例如栽培密度每亩在1万窝以上,是产量提升的关键,目前单产头季稻每亩产量在580~600公斤。”

“头季养家口,再生藏金斗。”如今,再生稻这一“致富密码”,让威远农民种植麻烦少了、收入多了,更成为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