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从“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隆昌市着力书写基层治理温暖答卷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张生俊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09-24 16:56:07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隆昌市紧扣“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从环境优化、要素保障、服务升级“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努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从老旧小区的“逆龄生长”到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服务,从党建引领的治理创新到精准触达的民生关怀,隆昌市以系统性改革书写基层治理温暖答卷,一幅“幼有善育、青有所为、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环境友好:

空间重塑与人文温度的“双向奔赴”

隆昌市以“促改促建促融”为路径,将城市更新与代际融合深度结合,让物理空间升级承载情感联结。

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隆桥化工小区,曾经斑驳的墙面、破损的管网和陡峭的楼梯,已蜕变为环境整洁的小区:地下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地面黑化、停车棚和非机动车充电桩增设,11个单元楼全部加装电梯。

75岁的陈奶奶感慨地说:“以前下楼买菜要歇3次,现在电梯直接到家,我天天都要到楼下散步,生活越来越幸福!”

截至目前,隆昌市累计加装电梯287部,新增停车位338个、充电接口580余个,67个老旧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

针对外卖骑手、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隆昌市统筹整合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工会驿站、志愿者服务驿站等资源,打造“货车司机之家”“隆城驿站”等服务阵地25个。

在中山路社区“骑手驿站”,免费饮水、应急药箱、政策解读课程等10余项服务一应俱全。外卖骑手李师傅笑着说:“以前只能在街上凑合休息,现在能热饭、充电、学急救知识,这里就是我们的‘加油站’!”

与此同时,隆昌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民政部门及2个街道、11个社区(村),重点打造2个骑手友好型社区,配套建设7个特色社区服务驿站,建设4个养老助餐点,同步搭建智慧服务场景1处,实现不同年龄段群体服务需求“一站式”满足。

要素保障: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隆昌市通过组织体系重构、协商机制完善和队伍能力提升,为全龄友好型社会筑牢支撑。

在古湖街道隆城观邸小区,“隆城观邸•邻里+家”红色物业党建品牌成为标杆。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党支部设立邻里议事厅,倾听居民诉求,调解矛盾纠纷,推动建设电动车智能充电棚、亮化地下车库、改良园林树种等30余项民生工程落地。

居民张女士点赞:“现在智能充电棚安全又方便,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全市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成立7个物业企业党支部,打造6个红色物业党建示范小区,设立6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站,推广“三联三议三公开”模式,实现矛盾“就地化解”。

与此同时,隆昌市按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置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新招聘156名社区工作者,引导49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形成“红色温度”惠及全龄群体的治理格局。

服务惠民:

精准触达民生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隆昌市以志愿服务、惠民项目和群体关怀为抓手,推动全龄友好从“政策文本”转变为“民生体验”。

依托社工站和便民服务中心,隆昌市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慈善资源”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

针对“一老一小”需求,隆昌市推出“爱心暑托班”和“敲门行动”,持续举办17期“暑托班”,提供课业辅导、非遗体验等服务,惠及儿童420余名;“敲门行动”累计走访空巢、独居老人680余户,解决药品代购等生活难题130余个。

隆昌市针对新就业群体印发《隆昌市“两新”领域加强重点人群关心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开通诉求“直通车”,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反馈渠道;制发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20条暖“新”实事,切实提高新就业群体凝聚力、满意度和认可度。

“全龄友好不是单一维度的改造,而是硬件、软件、生态的系统集成。”隆昌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环境改造夯实基础、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精准服务传递温度,全市已形成“需求感知—资源整合—服务供给”的闭环生态。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管理有效”到“治理有情”,隆昌市的全龄友好实践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幸福”,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片由隆昌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