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进市中区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工作,9月11日,内江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运书一行就全区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儿童关爱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现场交流等方式实地了解儿童关爱工作开展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川陪同调研,相关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区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城东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站,详细听取示范站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及内江二小家庭教育试点准备工作情况。示范站通过整合部门、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为未成年人提供兴趣拓展、心理辅导、权益维护、社会融入等一站式服务,初步形成“家校社”联动的保护网络。内江二小家庭教育试点计划通过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等形式,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

在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调研组深入了解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开展情况。该中心依托专业医师团队,为残疾儿童、发育迟缓儿童等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和教育支持,近年来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康复成效显著,在全市属于领先水平。

最后,调研组来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听取中心在儿童友好主题实践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志愿服务项目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以及城南新区全龄友好型社会试点推进情况。该中心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儿童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城南新区试点聚焦“全龄友好”目标,正逐步完善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社区服务配套等工作。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运书对全区儿童关爱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儿童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补齐儿童设施空间短板,推进硬件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深化义务教育延时服务,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医疗保障,尤其要完善儿科诊疗和特殊儿童康复服务体系。二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精准台账。聚焦全域、全龄、全员覆盖目标,特别是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关爱政策精准落地。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共建共享。针对当前阵地分散、力量薄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民政、卫健、教育、宣传、社工、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加强协作,推动资金、设施、人才等资源高效整合,实现儿童服务网络全覆盖,避免“盆景式”建设。四是健全保障机制,确保可持续运行。完善人财物投入和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监督评估,推动儿童关爱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一步,市中区将以此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全力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特别是儿童关爱工作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