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上门办 服务零距离
用工有保障 发展添动力
诉求快响应 难题不过夜
内江经开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 “一次都不跑” 便企新体验

近日,内江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了一通表扬电话,来电市民对内江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办理营业执照,而且还送证上门的服务方式表示称赞。
这暖心的一幕,正是内江经开区打造唯美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今年,内江经开区创新出台《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推出了“企业办事‘一次都不跑’”等务实举措,让营商环境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工作人员上门办理
把政务窗口“搬到”企业门口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我们正全力推动政务服务再升级。”内江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说道。今年以来,该局已提供上门办理服务140余次,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证照快速达”。
今年7月,据辖区一农贸市场管理方反映,该农贸市场内有7家新入驻商户未办理营业执照,且这些商户大部分年龄偏大,相关政策也不太明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第一时间与该市场商管公司联系,对上门办理证照工作进行提前沟通。
7月25日,该局在农贸市场搭建“临时窗口”现场办公——4名工作人员携带设备,半天完成所有登记,后台实时审核,当天下午崭新的营业执照送达7家商户手中。全程高效顺畅,真正实现了“零跑腿、快办结”。
8月14日,四川省恒航包装有限公司急需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企业拨通经开区帮办代办“服务团”电话说明需求,经开区行政审批局迅速响应,立即派出2名工作人员上门,现场指导填报、全程帮助线上提交,当天即完成审批并送达登记证,以“内江经开速度”精准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精准推荐就业岗位
收集用工需求推送招聘信息

几天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小杨带着车辆工程专业的简历,来到内江经开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求职。就业促进组相关负责人点开辖区内企业的用工信息,先后为他推荐了3家企业,最终帮他找到了满意的岗位,9月4日正式入职。
“没想到刚登记没几天,就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小杨满意地说道。
该中心不仅帮助求职者搭建平台,还积极做好辖区企业的用工保障。每周四,工作人员都会通过电话、网络联系辖区内企业,摸清用工需求,再将岗位信息推送到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市区相关的3个微信公众号及乡镇社区群,让招聘信息“飞”到求职者眼前。
今年7月31日,该中心接到内江经开区靖民镇1家物业公司急招项目经理、保安、保洁共10人的用工求助后,立即发布岗位信息,3天就帮企业招满了所需人员。
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线上推送企业用工信息1070条,开展线上招聘会480场、线下招聘会23场,提供岗位2634个,达成就业意向760人。
社情民意快速办理
加快建设“10分钟生活圈”

8月6日,有商户反映某建材市场车库监控和灯损坏,楼栋垃圾未及时清理。内江经开区建设局立即督促物业公司提高监控覆盖率,更换车库损坏的灯,并要求物业公司及时清理楼道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有辖区企业职工反映公交线路较少、上下班通勤不便的问题。内江经开区营商办以此为契机,组织相关部门收集企业需求,优化了111、202等已有的9条公交线路,新增优化303线路进行试运行,并增设了多个站点。同时,开通了金鸿曲轴、汇宇制药、容器厂、区实验学校4条定制公交专线。目前,公交线路已实现辖区企业全覆盖,满足了企业员工通勤和居民出行需求。
内江经开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别看社情民意都是“小事”,但是企业与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连这些“小事”都解决不好,谈何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经营主体扎根?
当前,内江经开区正规划建设“10分钟生活圈”。在企业集聚区域(汉阳路巨腾国际旁),建设涵盖住宿、餐饮、购物、商务、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业态的综合性多功能产业配套设施,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现“产业+居住+生活”融合发展。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内江经开区用一系列务实举措,让企业办事更便捷,让企业家、产业人才和辖区群众生活更舒心。未来,这里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川渝领先、西部示范、全国50强”的高质量发展园区名片更加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