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三大工程”之产业隆昌篇(八)|传承非遗文脉、创新玻陶产业,让“隆昌造”走向世界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张生俊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09-08 14:49:09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近日,记者从隆昌城区出发,沿着国道348线向石燕桥镇方向前行,一路上随处可见房前屋后摆放着一人高的陶罐;玻陶企业厂区内,工人们将陶罐装上车,它们将被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被誉为中国“土陶之乡”的隆昌,生产的玻陶产品凭借精湛制作技艺与优良品质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文化使者”。

打造玻陶产业集群,创出“三个第一”

“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拿来烧罐罐。”这句民谣,道尽隆昌玻陶的渊源。千余年前,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垒起一座座龙窑,将特有的泥土塑造成罐、坛、缸,也将土陶制作技艺刻进隆昌的基因。

时光流转,昔日的手工作坊逐步发展成玻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隆昌,将玻陶产业列为“3+1”现代制造业体系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在营玻陶企业85户,规模以上玻陶工业企业51户。2024年,隆昌市特色玻陶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隆昌金林陶瓷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将处理好的土浆注入特制模具进行拉坯,吸附成型,然后对烘干的陶坯进行修坯、打磨,再放入梭式窑炉,一个个陶坯经过1000多度的高温淬炼,蜕变成能容纳千斤美酒的陶罐。

截至今年8月底,隆昌金林陶瓷有限公司已完成今年7000万元的销售目标。该公司现拥有4个专业土陶生产车间4条土陶生产流水线,可生产2.5公斤到1000公斤不同规格的陶坛产品。

时至今日,隆昌的玻陶企业与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等500余户酒企开展订单合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实现产值72.9亿元,实现税收4400万元,解决就业1万余人。

隆昌玻陶产业还创造了“三个第一”:产业规模在西部居第一,玻瓶制品销量占全国市场的13%;土陶酒坛销量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市场上占26%,每4个土陶酒坛就有1个烙着“隆昌造”印记;高端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县(市)第一,知名酒厂中,玻瓶制品市场占有率达48%,土陶酒坛市场占有率高达83%。

推行“智改数转”,绿色创新焕新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隆昌市清楚地认识到,虽然玻陶产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仍然存在差距,产业及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近年来,一大批隆昌传统玻陶产业应势而动、变中求进,开始了一场“破茧之旅”,以“智”赋能,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玻陶产业高质量发展。

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就是率先借势“智改数转”实现生产流程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之一。

几年前,隆昌市碧檀陶瓷有限公司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自动化隧道窑,可精准记录每一个缸体的烘干轨迹;信息化管理系统让工人在控制室就能掌握窑炉的温度和湿度,生产效率提升5%以上。

除了“智”,隆昌市还推动玻陶产业以绿色低碳、节能降耗、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进行提档升级:在成渝地区率先启动的窑炉“气改电”工程,让昔日龙窑的黑烟变成清洁的电流;出台《隆昌市玻陶行业治理工作方案》,让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朝着“双碳”目标迈进。

仅2024年,隆昌市4家企业投入6000余万元开展“智改数转”,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与此同时,隆昌市积极与浙江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建研发中心,聚焦泥料配方优化、白酒催化效应提升等10项关键技术攻关,已斩获4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积极将“实验室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线产品”。

截至目前,隆昌玻陶产业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6个,构建起“高校+协会+企业”的协同创新生态。

隆昌市经科局还联合重庆荣昌成功签订《川渝合作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玻陶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玻陶产业之都”,通过优势互补、延链补链,两地企业实现原料共享、技术互通、市场共拓,形成集群效应。

传承非遗文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位于石燕桥镇净土村的隆窑遗产博物馆文创产品展销中心,不倒翁土陶茶具等新颖的文创产品静静陈列;在大师创意工作室的案板上摆放着半成品,工匠们奇思妙想,开发出各种土陶艺术摆件;在土陶藏品展览厅里珍藏着300余件展品,从明清陶罐到现代陶瓷雕塑,勾勒出产业的演变……这里3层空间里藏着隆昌土陶的文化密码,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隆窑遗产博物馆于2023年正式开馆运营,系集土陶文物展示、非遗技艺体验、研学交流于一体的文化空间,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体验,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打造隆窑遗产博物馆,是为了隆昌土陶传承和创新,让更多人了解隆昌土陶。”隆窑遗产博物馆馆长刘丽表示,该馆邀请“隆昌土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各大高校开展研发工作,让隆昌土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千年窑火不熄,一玻一陶,仍在续写属于它的春秋。隆昌市正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玻陶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开发出更多高端储酒制品、日用玻陶、工艺美术品,让“隆昌造”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