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一键了解!东兴区石子镇这个村瓜果满枝的秘诀——
来源:东兴融媒 编辑:涂红 发布时间:2025-09-05 10:57:34

九月初的东兴区石子镇太和村,阳光洒在连片的田垄上,冬瓜藤蔓爬满支架,无花果缀满枝头,川芎田里刚插下的种苗在湿润的泥土里扎了根。村口邹家湾大院里,几位老人坐在新修的院坝边拉家常,望着整洁的沟渠和宽阔的硬化路,笑声顺着风飘出老远。这片土地上,特色产业扎根生长,人居环境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笑脸里,藏着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模样。

瓜菜药材成“主角”  田间地头丰收望

清晨六点,太和村的冬瓜地里已热闹起来。十多位村民戴着草帽,正忙着给藤蔓整枝打杈,露水打湿了裤脚,却挡不住大家干活的劲头。“曹老板的冬瓜地,我们从开春忙到现在,一天80块工钱,按月结从不拖欠。”村民王秀兰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眼前望不到边的瓜田,“你看这冬瓜,个个长得圆滚滚的,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来自平坦镇的曹伟,是这片210亩左右冬瓜地的承包户之一。他正蹲在田埂上查看瓜,裤腿沾满泥土,手里拿着记录本仔细核对生长数据。“2024年刚承包时心里还有点打鼓,没想到村里土地连片好管理,村民干活也实在。”他笑着说,“现在亩产稳在10到12吨,等秋收时,收购车直接开到地头,我承包的这块,就能带动周边不少人务工。”

不远处的无花果基地,紫红色的果实垂在枝头,负责人李维刚正带着村民采摘成熟的果子。“我栽的是玛斯义陶芬品种,丰产性好,得趁早晚凉快时摘,不然容易碰坏。”他小心翼翼地将果实放进竹篮,“你尝尝,甜度高、水分足。”旁边的村民李大姐接过话:“李老板种无花果七年了,我们跟着摘果、打包,能在家门口就挣钱。”20亩左右果园里,亩产500到600斤的无花果,按现在的批发价8元一斤算,亩产能达4800元左右。

川芎田里,刚栽下的幼苗排列得整整齐齐。内江市东兴区黎家冲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管理负责人程立奎踩着泥泞,指导村民调整栽种间距。“前几天刚收了一批,成都的药企早就派车来拉了,现在栽的是下一季。”他扒开土壤给大家看,“这土肥力足,今年亩产大约2000斤,我这承包了200亩左右,算下来总产值200多万元吧。”正在栽苗的村民张大哥直点头:“家里土地流转给程老板承包,年底能拿租金,再在这儿干活,每个月挣钱,比自己种地强得多。”

外来客商扎深根  西瓜地里情谊浓  

午后的阳光有些烈,西瓜田里却依然忙碌。胡敏连戴着遮阳帽,正和村民一起给瓜田铺地膜,防止杂草生长。“这西瓜品种是从外地引进的,甜度还不错。”她擦了擦汗,声音透着爽朗,“你看这些村民,除草、施肥动作麻利,汛期下暴雨,他们扛着铁锹就来了,这份情我记在心里。”

一旁的浙江徐老板,正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给我们演示如何判断西瓜成熟度。“来太和村种西瓜几年了,一开始怕水土不服,结果村里帮我们协调土地,村民们手把手教我认本地气候,现在我也算半个‘太和人’了。”

村民周大爷正在挑选西瓜,听着这话说道:“徐老板人可以,去年西瓜丰收,他特意给我们送了两个大西瓜,甜到心里头,有事情搭下车,请他帮忙都能帮就帮。”他算了笔账,“在西瓜地干活,老板人好,大家相处不错,乐呵呵地就把钱挣了。”田埂上,装满有机肥的三轮车缓缓驶过,车轮碾过泥土的声音,混着村民和老板的笑声,成了这片土地最动听的乐章。

院落焕颜添喜气  日子越过越舒心 

夕阳西下,邹家湾大院披上了一层暖色。新修的排水沟里,清水潺潺流过,整齐的水泥沟渠将雨水引向远处的农田;硬化后的道路宽宽敞敞,电动车、三轮车平稳驶过。大院村民的院坝统一铺了水泥,有的人家摆上了石桌石凳,有的种上了三角梅,推门见绿,抬头是蓝。

李大爷坐在院坝里,指着墙角的排水沟,“现在排水沟修得比城里还规整,雨天不愁,路也平了,方便又好看。”

大院角落,规范修建的畜禽棚舍里,几只土鸡悠闲踱步。“现在鸡棚离房子远,还挨着排水沟,粪便好清理,干净不少。”村民孙雪梅端着刚摘的青菜从菜园回来,翠绿的黄瓜、鲜红的番茄挂满枝头,“你看这小菜园,排水沟的水引过来正好灌溉,不用挑水不用浇,长得还旺,吃着也放心。”

傍晚的村头,几位村干部正和村民商量着林下乌鸡养殖和食用菌种植项目的规划。“今年跟到我们就要在这邹家湾大院后面把这两个项目搞起来,修便民道,修鸡舍等,再把高标准农田建起来,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支书的话刚说完,就响起一片掌声。路灯亮起,照亮了整洁的院落,也照亮了村民们眼里的期盼。

从田畴间的丰收希望,到院落里的幸福笑容,太和村用特色产业筑牢发展基石,用人居改善提升幸福质感。在这里,老板与村民携手耕耘,汗水与智慧浇灌沃土,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徐徐向远方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