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暑气渐散,东兴区各天冬种植基地迎来管护关键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这一片片蓬勃生长的天冬,如今已成为东兴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8月27日,记者走进平坦镇十里村、顺河镇白云村的天冬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天冬苗郁郁葱葱,与套种的玉米、大豆相映成趣,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穿梭田间,有条不紊地开展除草、松土等日常管护作业,用忙碌的身影守护着丰收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东兴区天冬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全区成功培育出省内首个天冬新品种“川冬1号”,“内江天冬”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一批特质农品,并获得项目资金支持1500万元。在一产方面,创新推广“玉米+天冬”“天冬+佛手”等粮经复合套种模式,通过粮药、林药间作实现土地“一地多收”,产业链条持续完善。二产方面,已建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厂8座,新开工建设3座天冬产地初加工厂;与5家企业新合作开发出天冬饼干、天冬银耳羹等10余款产品,今年天冬系列药食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三产方面,探索“中医药+旅游+文创”融合发展模式,开发天冬折扇等文创产品13种,组织开展16次“中国天冬之乡”文化之旅,带动旅游消费100余万元。


“接下来,东兴区将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天冬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种植销售端,推广“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田间指导;加工方面,加快初加工厂建设和新设备调试;科研转化上,加强院所合作,加速专利成果验收和大健康产品研发;文旅推广上,设计天冬主题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特色示范学校,组建专业宣传队伍,全方位推动天冬产业创新发展。”东兴区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副主任罗皓告诉记者。


如今,东兴区发展天冬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0%,开发出天冬蜜饯、天冬饮料、天冬护肤品等40余种大健康产品,正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特色农文旅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