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昌白鹤林村188县道旁,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阳光透过老式砖瓦房的木窗,为负一楼的夏布编织工坊洒下点点金光。走进织布间,织布机“咔嗒、咔嗒”的声响此起彼伏,七八位工人端坐机器旁,指尖翻飞间,一缕缕苎麻线渐渐织成细密的夏布。
62岁的郑文兰坐在最靠窗的位置,双手熟练地整理着麻线——这双不算年轻的手,却能灵巧地操纵梭子穿梭在经纬之间。一问才知,这双手已与夏布相伴半个世纪。“我12岁就学会了织布,这一件事,一做就是一辈子。”郑文兰语气轻松,织机不停运转,织好的夏布慢慢垂到地上,勾勒出长长的蜿蜒弧度。

千年贡布:从“泸州班布”到“隆昌夏布”
“我做这行已经30多年了,从20岁左右开始,现在都50多岁了。”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传习所负责人杨显春一边介绍,一边推开织布工坊楼上传习所的大门
走进传习所,夏布制品随处可见,俨然构成一处织物艺术空间。展览架上,夏布扇轻摇生风,夏布封面的笔记本别致新颖,背包与拖鞋则以质朴麻纹展现自然肌理;四面墙上,织染的夏布衣裙轻盈透气,夏布画中的山水仿佛仍带着苎麻的清气。展架旁,半人高的成品夏布整齐叠放,边上的纸箱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那是杨显春准备发往韩国的货物。

“隆昌夏布已有1000多年历史,北宋时还是朝廷贡品呢。”杨显春拿起展架上一块细夏布,边展示边介绍。隆昌夏布编织始于唐朝,北宋时期渐成规模,当时称作“泸州班布”(班布又名麻布、夏布)。因彼时隆昌尚未建县,故以“泸州班布”为名,且已是规定的朝廷贡品。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昌建县后,“泸州班布”改称“隆昌夏布”,仍沿旧制作为朝廷贡品。

明末清初,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大肆屠杀百姓导致四川人口锐减,朝廷推行大移民政策(即“湖广填四川”),大批湖广移民迁入四川。其中,问、廖、李三姓移民来到隆昌,同时带来湖广麻布的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夏布织造技术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独具风格的隆昌夏布。
作为“天然纤维之王”苎麻制成的手工织品,隆昌夏布织造需经打麻、晒麻、绩麻、挽麻团、牵线、织布等十二道工序,每一步均靠手工完成。“你看这布,细而平整、莹洁润泽,夏天穿凉快,还能做蚊帐、画画,染印之后更漂亮。”杨显春说,早年间隆昌夏布就畅销50多个国家,“韩国人办丧事要用它,日本人用它做蚊帐,美国人拿它做窗帘——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
从“学徒”到“守艺人”
在距离传习所不远的隆昌应鸿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54岁的郑应光正接视频电话——电话那头,是韩国客户在催单。挂了电话,他笑着说:“客户急,我们急也没用,得按规矩来。我们每天工作约9小时,确实辛苦,但质量绝不能含糊。”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昌夏布编织工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应光与夏布的缘分始于18岁。“当时跟着向生荣师傅学手艺,工序流程多,但只要用心、肯努力,都不难学。”回忆起学艺时光,郑应光手里的活没停下,“那时候就想着,这么好的手艺,得让更多人知道,还能靠它过日子。”

2000年,郑应光在当地办起夏布生产工厂,采用“农户+工厂”模式,让周边农户在家就能织布;2016年,他成立公司,把隆昌夏布卖到了国外。如今,工厂每月能生产700至800卷夏布,大部分销往韩国,“我们在韩国的客户有6个门市,都从我们这里拿货。客户认可我们的质量,我们一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
在郑应光的工厂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有的工人给麻线上浆,有的调试织布机,还有的整理刚织好的坯布。“厂里的工人都是本地人,还有不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郑应光说,工人工资按件计算,粗布一卷一百多块,细布能到两三百块,“勤快的工人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给农民添份收入,我觉得值。”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隆昌夏布编织工艺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近年来持续焕发新活力。这门手艺不仅传承有序,更逐步发展为当地重要的特色产业,为众多居民,尤其是常规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的中老年人及留守人员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
夏布编织凭借“农户+工厂”的独特模式,有效吸纳本地劳动力。许多居民利用农闲时间在家编织,既不耽误农活与家务,又能灵活增加家庭收入。这一模式特别适合无法外出务工的人群,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这一良性发展态势下,不少从业者积极推动工艺与产品创新。郑应光看好国内市场潜力:“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天然材质的手工产品,我们正尝试通过电商平台,让夏布包、夏布鞋等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据隆昌市石碾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向君介绍,自2007年“隆昌夏布编织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政府持续推动其与现代生产、市场需求结合。2024年,隆昌非遗展示中心正式开放,其中专门设立夏布工艺展示与体验区,成为推介夏布文化、吸引参观消费的重要窗口;同时,非遗展示中心还通过探索苎麻与丝绸混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夏布品质与竞争力。
千年夏布,不止于传承,更在于焕新。如今,在政府、从业者与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隆昌夏布编织工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更是富民增收的切实路径,正在新时代中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