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何以纳凉?打造一方自家小花园、小菜园,让屋舍外绿水绕青山,便有凉意自生。隆昌市云顶镇金竹村9组的曾光忠家,便是这山清水秀中“和美庭院”的典型代表。
在内江市妇联组织开展的2025年“和美庭院”寻找活动中,曾光忠家庭被隆昌市妇联作为典型推荐。8月17日,记者探访其家,所见景致堪称典范。
一栋一楼一底的小洋房,青瓦覆顶,吊檐镶嵌,红漆勾边,四面外墙嵌砖,稳稳立于山水之间,一眼便知是讲究人家。
门前菜地,初黄的水稻散发阵阵清香,紫色茄子随风摇曳,青青的二荆条挂满枝头,丰收的秋日氛围扑面而来。
曾光忠正给微花园浇水:红色玫瑰暗香浮动,三角梅绽满枝头,藤蔓沿棚杆攀爬,绿萝的鲜绿与各色花卉的艳红交映,让小花园生机勃勃。
门前水池里,锦鱼游弋觅食,睡莲静静盛放,寓意吉祥。曾光忠说,建这座小水池,是希望年年风生水起、万事顺遂。
屋后,阳沟硬化、厕所沼气化、管道隐藏化,展现着农村面貌改善的“根治性”变化。走进屋内,装修淡雅的客厅里,立式空调送来阵阵凉风,电视、沙发、茶几等家具一应俱全。
“闲暇时看看书、品品茶,日子过得很惬意。”曾光忠感慨,如今农村产业兴旺,收入稳定,农民也能过上舒心的慢生活。
据悉,曾光忠曾参军入伍,在部队养成了爱整洁的习惯,他与妻子的共同爱好便是打理生活环境。2024年11月,云顶镇启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他家所在的金竹村9组九间房聚居点被列为首批示范点。作为示范点的积极分子,曾光忠和村干部一起宣传政策、策划方案、推进实施,深受村民认可。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曾光忠和镇村干部、乡邻一道,参与调解拆除危房,推动烂瓦房换树脂瓦、就地取材建鸡棚、改造竹林地为微菜园等工作。此外,他还积极捐资,和村民一起改造500平方米集体坝子、维修祠堂、添置设施、安装30盏院落路灯,并在公共区域栽种花草,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面貌改善是惠民好政策,作为‘和美庭院’代表,我真切感受到人居环境美化亮化的好处。”曾光忠笑着说,“现在这农家小院,就是城里人羡慕的‘小别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