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漫步隆昌市龙市镇街头,干净整洁的路面延伸至远方,车辆行人往来有序,市场摊位规范整齐——这座小镇正以崭新面貌迎接每一位居民与访客。
自启动场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以来,龙市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绣花”般的精细功夫破解场镇管理痛点,推动治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让“有序、整洁、宜居”成为龙市的鲜明特点。
交通“脉络”通,群众心气顺
“以前赶场堵得挪不动步,现在开车、走路都顺畅!”居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交通治理的实效。针对“停车难、拥堵频”的老大难问题,龙市镇打出了组合拳。

全镇新增交通标识50余块,改造提升人行道共计5840平方米,同时在龙市社区、迎祥社区新建改造停车位185个,从硬件上“扩容”。针对赶集、放学等人流量增加的时间节点交通易拥堵的问题,由综合执法队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重点规范“以路代街”现象、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严查车辆乱停违停。
今年已清理违规停车168起、占道经营136起、无序摆摊142起,让“零拥堵”成为场镇交通常态,曾经的“堵点”变成了如今的“顺心点”。
公共空间活,民生暖意浓
“划了边界,做生意更规矩,走路也不挤了。”商户王师傅指着门前的黄线说。龙市镇以“划界、规范、集中”为密钥,坚持科学引导与约束相结合,构建长效机制,为公共空间“解锁”活力。
比如明确商铺经营“红线”,科学划定边界,推行商铺统一经营标准,明确门前经营区域,全面整治占用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经营、撑杆搭棚等问题,优化经营环境,做到还道于民。在农贸市场开辟临时便民摊区,按果蔬、干货等品类分区,引导流动商贩“归位”经营,配套“人走场清”保洁制度,既让经营有序可循,又让民生需求落地生根。
环境底色亮,生活滋味甜
清晨的龙市镇,保洁人员正沿着责任区清扫,垃圾收集点的分类垃圾桶摆放整齐。为擦亮场镇“颜值”,龙市镇坚持构建“全域保洁、常态长效”机制。
科学布局垃圾收集点,明确居民、商户“门前三包”责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保洁公司分片包干日常清扫,同时镇干部带头下沉街巷参与专项整治,靶向攻克乱堆乱放、清扫滞后等“顽疾”,让“出门见净”成为居民日常。
从交通疏导到空间优化,从环境整治到服务升级,龙市镇在场镇建设管理提升行动中用精细化治理的“针”与“线”,绣出了一幅宜居宜业的民生画卷,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