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特写|从钢架到鲜花:“何大汉”的深夜花摊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陈兰希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5:1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8月11日晚七点,万晟天街的路灯刚亮起,何平的小型卡车就停稳在了老位置。他打开后备箱门,成桶的玫瑰、百合、洋桔梗在暮色中显露出来,花香混着夏夜微热的空气,慢慢散开。

47岁的何平动作利落,支起简易摊位。他晒黑的圆脸总是带着笑,黑T恤衫上偶尔沾着点花粉,粗壮的手臂搬起花桶却异常稳当。

“以前扛钢筋的力气,现在用来扛鲜花了。”何平一边摆弄花枝,一边笑着说。三年前,他在云南跑工程,妻子经营着一家普通的水果店。那年“520”节日,他照例给妻子买了束玫瑰。妻子捧着花看了很久,突然说:“真好看。要不,我们也卖花吧?”

就这一句话,一周后,水果店就改头换面,成了花摊。何平在云南做工程那些年,对鲜花早不陌生,这念头像颗种子,一下子就发了芽。

花经不起等,人经不起耗

何平卖花,像他过去做工程一样认真。他专门雇了人在云南采买鲜花,每天发物流。回到内江,他租了个离家不远、四五十平方米的库房,空调常年开着。“花娇气,温度湿度不对,蔫得快。” 何平说道。

每晚七点出摊,妻子麻利地打理包装,侄女也来帮忙。摊前常围着附近小区的居民和大学生。何平记得去年七夕,一对年轻夫妻在摊前闹别扭。妻子扭头要走,丈夫急了,对着何平一挥手:“老板,你这一车花,我全要了!”何平愣了一下,看着那丈夫抱着一大捧花,笨拙又急切地去追妻子。“后来呢?”面对记者的提问,何平笑了:“后来……第二天来还花桶,两人好得很。打伙过日子,有时候就差个台阶。”

他爱琢磨花。家里每个房间都摆着花束,为好看,也为“保鲜实验”。“就想看看,不同条件下,这花到底能挺几天。” 这习惯是以前干工程留下的,凡事喜欢弄个明白。

夜市里的花灯

一年365天,何平只在最热的七八月休息一个月。其余时间,除了守着夜市摊,他还接开业花篮、婚车装饰的活儿。网上教程成了他的老师,怎么摆花,怎么插花,一点点自学。


“卖花看着简单,其实操心。”何平说。一天下来,卖个四五百束花,流水两三千块。

忙碌一天,深夜十二点收摊后,他还要把剩下的花仔细放回恒温库房。有时会捡起一枝掉落的玫瑰,轻轻吹掉灰,放进桶里。“花也和人一样,得好好对待。”

问他卖花的意义,何平搓了搓沾着绿汁的手指:“就是觉得挺好。看见人家拿着花,高高兴兴的,我们也跟着高兴。”他说以前做工程,东西是硬的、冷的;现在这些花,是软的、香的,能让人笑。“特别是那些小年轻,买束花就能乐半天。”

万晟天街的灯光渐渐稀疏,何平的花摊也收拾干净了。他发动货车,和妻子一起准备去库房最后检查一下温度。夜市的热闹散去,但那些被他带回家的花,还将在库房里静静呼吸,等待着明天,再次点亮某个人的夜晚。

记者手记:

何平用工程人的缜密计算花期,却把最感性的浪漫变成生计;他粗粝的双手侍弄娇嫩花朵,恰似无数普通人用笨拙姿态守护着生命里的柔软。

当年轻人捧着花束走向夜色,那瞬间的光亮并非来自霓虹——那是平凡人亲手点燃的灯,微弱却执着。何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对抗生活的粗粝,或许只需要一束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