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隆昌二中运动场项目施工现场,红绿相间的全新操场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工人们系着安全绳、戴着安全帽,借助登高设备加紧安装看台吊顶;新建的灯光篮球场上同样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蹲在台阶旁认真砌筑,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学校的新运动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校园环境,提升体育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愿意运动、乐于运动、享受运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隆昌二中副校长邱小学望着即将完工的场地,语气中充满期待。
这一项目顺利推进,正是隆昌市近年来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智慧教育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幸福隆昌建设的具体实践。
运动成日常,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前不久,“星火杯”2025年四川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圆满落幕。赛场上,隆昌二中武术散打队的队员们动作矫健、眼神坚定,最终斩获一金四铜的好成绩。这些沉甸甸的奖牌,诠释着学校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初心。综合素质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而身心健康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是隆昌二中关注的重点。
学校落实“2小时体育锻炼”主阵地,开足开齐体育课,初中每周5节,高中每周3节;创新丰富大课间活动,将传统单一的广播操拓展为30-40分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度适中的“活力大课间”,集体跑操、跳绳比拼、武术展示、球类基础练习等项目相继进行,操场上总能听见学生们的欢笑声。学校还开设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校队训练、自主锻炼指导等,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满足个性化运动需求。同时,学校倡导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进行适度活动,无论是远眺放松,还是简单伸展,逐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课程表也经过精心设计,避免体育课被随意挤占,尝试将体育课安排在学生学习效率相对较低的时段(比如下午),利用运动激活身心,提升后续学习效率。学校还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乒乓球比赛、气排球比赛等体育活动,让运动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隆昌二中学生的近视率逐年下降,体质优良率明显提升,这些成果都得益于国家学生体质监测持续推进。隆昌二中的体育教育实践,是隆昌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缩影。针对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体质优良率偏低、心理防线薄弱等突出问题,隆昌市启动了综合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推出一系列育人“组合拳”。
建立了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测评平台,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常驻校园,常态化开展心理跟踪和疏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打造了川渝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厚植家国情怀;严格落实“2小时体育锻炼”制度,将体质健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运动成为学生成长的“必修课”。隆昌市还不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用身边榜样和鲜活案例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产教融合,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与隆昌二中运动场项目同步推进的,还有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新校区建设。作为隆昌市职业教育的标杆,这所学校正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优化师资队伍,让产教融合步伐更加稳健。
“从今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订单班成了‘香饽饽’,学生报名热情高涨,人数远超招生计划。”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副校长刘官明说。为了让学生“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该校持续深耕订单班模式,将企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精准对接。
海尔集团与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的合作已近10年。“每年我们都会送订单班学生到海尔集团生产车间实习,由企业技术人员手把手带教,让课本知识在机床旁、流水线上变得具体可感。”刘官明介绍,学校还与海尔集团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如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能等课程内容直接对接岗位需求,实现“课堂跟着生产转,技能围着需求练”。“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反馈很好,认为他们专业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刘官明说。

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不仅与外地知名企业合作,而且注重扎根本地。在天视车镜、东博轨道等本地企业的车间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们的身影。他们穿着工服,在机床前操作,专业课老师则在一旁结合生产流程讲解技术要点,把课堂搬进生产线。“厂中校”模式让学生成长更快,成效更加明显。
此外,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了3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0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这些实训基地,既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又促进了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产教融合,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为更多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平台。
数字赋能,智慧教育焕发活力
在推进硬件升级和产教融合的同时,隆昌市以智慧教育为切入点,借助数字化手段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提升教学效率。
目前,隆昌市已建成32个教育集团、教共体学校和学校联盟,覆盖城乡各学段。学科教学、心理健康、美育等优质资源通过数字平台打破校际壁垒,实现共同开发与共享应用。
智慧教育的推进,依赖资源共享,更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有力支撑。隆昌市计划投入1200万元,重点引进智慧体育、机械电子制造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普通高中智慧校园建设“添砖加瓦”,为职业学校实训设备“升级换代”。未来,学生在智慧体育教室可以实时监测运动数据,职校生也能通过仿真设备反复练习精密操作。
隆昌市正稳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9年实现数字校园覆盖率、教学设备配备率和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率均达到100%,让智慧之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根基,点滴投入都连着未来。隆昌市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让教育的温度与质量得到同步提升,为幸福隆昌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