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315.25亿!谁下活了零售这盘“棋”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黄俊钦 编辑:邓婉蕾 发布时间:2025-08-07 15:00:4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今年上半年,内江商品零售总额达315.25亿元,同比增长6.7%。这组数据背后,藏着消费生态的悄然变化。我们不妨找个观察的切口,看看内江超市里的新风气——不少超市悄悄学“胖东来”,万晟汇一家超市改得最明显,过道宽了,货架矮了,连射灯都换成暖乎乎的色调,走进去不像逛超市,倒像在自家储藏室里转悠。

其实超市的主动调整,刚好能说清内江零售增长的“门道”。先看消费者这边,现在人买东西早不是“缺啥买啥”了。万晟汇这家超市里,进口商品占比提高到18%,生鲜区摆着紫色罗马生菜这种以前少见的菜,旁边还贴着产地二维码,扫一下就知道从哪来、长了多久。年轻人围着现烤面包的柜台等刚出炉的欧包,老年人拿着超市备好的放大镜看货架上的价签,带宠物逛街的人都能找到宠物寄存处——这些细节叠加起来,说明现在的消费,买的不只是东西,还有方便和舒心。内江人愿意为这些“附加价值”掏钱,零售数据自然就上去了。

再看商家这边,学“胖东来”不是照抄作业,而是借着这股劲儿给自己换套打法。万晟汇这家超市换了60%的货,新增了四千多个单品,还摆上了56种胖东来自营商品;繁华里某超市更直接,把2500平方米的地方改成了集购物、体验、社交于一体的消费空间;资中某老牌超市也紧跟潮流,一边卖着老顾客认定的散装米,一边上架了年轻人爱喝的网红饮料。

出现这些变化,是商家算明白了一笔账:光靠低价拼不过电商,得把线下的“体验感”做足。于是供应链跟着变了,以前是批发商送啥卖啥,现在主动找基地合作,蔬菜12小时内从地里摆上货架;服务也跟着变了,员工工资涨了30%,笑脸多了,推荐新产品时更热情了。这种从“卖货”到“服务”的转变,让线下店有了电商抢不走的优势。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增长背后有股巧劲在推动。商务部门没强迫谁改,就是搭了个台,让商家互相借鉴谁家改得好,给点政策帮着减轻转型成本,同时盯着别让谁借着“升级”乱涨价。这种“不插手但扶一把”的劲,让超市敢试新东西,消费者也不怕吃亏。如今,内江的零售市场里,不光超市在变,便利店开始卖热乎饭,菜市场装上了智能秤,连服装店都做起了直播带货,各做各的特色,又能凑在一起形成合力。

说到底,315.25亿元的喜人数据,不是靠学了谁,而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商家的脑子活了,加上部门在身后“兜底”,三方合力之下,就把零售这盘“棋”下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