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以后,国统区经济与国民党政府财政渐入困境,1943年起更是每况愈下,抗战将士的生活待遇也因此极度恶劣。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对此忧心忡忡。1944年初,他前往川西、川南地区开展节约献金动员工作,其间曾两次到内江,组织抗日救国募捐活动。
1944年,冯玉祥将军到内江组织抗日救国募捐活动。内江县捐献5400万元(法币,下同)和金戒指、糖品,隆昌县捐献2500万元和216只金戒指,威远县捐献2170万元和实物,其中,威远煤矿捐献143万元,曾仲海捐献130万元,李焕章以200亩的黄谷收益捐赠至抗战胜利,大洲私立中学师生捐献137.8万元(超过泸州江阳中学)。冯玉祥在《内江人颂》中赞曰:“毁家纾难曾仲海,英雄豪杰李焕章。学校谁为先,大洲超江阳。”

隆昌之行
1944年4月29日,冯玉祥从泸县沿公路抵达隆昌,在此停留半月后,于5月14日主持召开献金大会。
5月3日,隆昌县献金分会正式成立,下设直属队、商业队、妇女队、机关队、学校队、乡镇队、特科队、义卖队、长期献金队共九个总队,推举县长李泽民为会长,冯玉祥则聘请陈馨明等人担任各总队队长。5月5日,《隆昌县节约献金竞赛办法》制定出台,将直属队与乡镇队列为竞赛双方,获冠军者由县府呈请冯玉祥题字褒奖。

5月14日,隆昌县节约献金大会在大操坝举行,不少人从30里外专程赶来参会。会上,蓝玉清老人捐出祖传的玉笔筒,士绅李从文捐献120万元,就连乞丐胡新正也捐出了20元。
此次献金活动包含“老人和幼稚生献金”“各总队献金”“献实物”“义卖献金”“自由献金”“游行献金”六项内容。其中,学校总队的献金场面最为精彩,学生们情绪高昂,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高喊:“冯将军,六十多,苦口婆心为救国”“献得多,献得好,快把日本来赶跑”“男女一条心,大家都献金,忍痛又吃苦,直捣到东京”……
在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中,各学校纷纷追加献金:县立中学先献45万元,后追加3万元;楼丰中学先献50万元,另加70件夏布背心和多只金戒指,随后追加10万元,之后又追加3万元……全县中心学校共献金128万元,国民学校献金59万元,学校总队献金总额接近400万元。
冯玉祥在给朋友的信中如此称赞隆昌:“当献金浪潮涌到隆昌的时候,这里的同胞们,无男无女,无老无幼,都热烈地来迎接它,用献金来表示自己的爱国心,用现金来捍卫自己的祖国。因此,隆昌县就造成了献金运动中最光荣的纪录。”
来到内江
1944年4月22日,内江县成立献金分会筹备会,随后相继组建商业、糖业等17个献金总队,以推动献金工作开展。
6月7日,冯玉祥抵达内江县进行动员,至18日期间,他先后召集大洲中学、省职校、容关中学等学校的师生员工,银行钱庄商工职员,自由职业队、医务队、糖业队等机关职员,各界妇女,附城乡镇保甲长及合作社会计学员、户籍统计人员等,开展抗战宣传;还出席了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内江县分会成立典礼并发表讲话。

冯玉祥每到一处,都“疾声大呼”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的伟大意义,号召民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倡导各界积极献金。他认为:“不把话说明就叫人家出钱,那是不成的。”
冯玉祥开宗明义地讲道:“现在我们抗战是武器缺乏,没有武器是因为国财不足。如果有钱,即有武器,有了武器即可把鬼子打灭。现在这个时期谁都困难,可是看美国、英国、苏联均能献金,而且超过了数额。”他悲切地说,“作为四万五千万同胞的一员,我们应当如何才是?是不是应该拿出良心来,想想国家、民族、先人及子子孙孙与前线的将士,请各位想想这一切,作一点良心的贡献。”
冯玉祥将军这番话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在冯玉祥的“大声疾呼”下,内江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喷发,节约献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时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口号妇孺皆知,节约献金救国的热潮在城镇乡村澎湃激荡。
内江县各界人民的献金总额高达5400万元,位居全川县级献金数额之首。冯将军还亲题“看看曾仲海,学学李焕章”的横幅,悬挂在南街口。

威远之行
冯玉祥离开内江县后,经自贡富顺,于11月初抵达威远县。威远县是他在四川各地倡导献金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初发动献金运动时率先响应的地方之一。
此次威远各界踊跃捐献黄金、白银、现钞、实物等,价值共计2172万元,另有布鞋10000余双。参与抗日募捐的人员广泛,既有中共党员、国民党政府人员、民主人士,也有商人、士绅、工人、农民和学生。威远籍盐商余述怀在威远县献金动员大会上捐献1000万元现金,是威远全县献金运动中献金最多的人。威远县新开办煤矿的矿工,除一次献金23.99万元外,还每月从工资中拿出相当一部分献给抗战事业。
早在1943年11月,冯玉祥就曾偕同夫人李德全,在川康盐务管理局局长曾仰丰的陪同下,来到威远煤矿视察,并推行“节约献金救国运动”。到威远煤矿后,冯玉祥将军在小学校操场坝向工人群众演讲,还为威远煤矿题词“新天新地新世界”,该题词被悬挂于威远煤矿招待所会议室,他还定制了一对题有“还我河山”的碎瓷花瓶赠予威远煤矿。

冯玉祥的演讲和题词极大鼓舞了全矿职工的抗日救国斗志,矿方和职工先后7次向“中国国民节约献金运动总会”献金,总额达140多万元。受其演讲影响,威远煤矿(厂长郭象豫)经发动后,一次献金就筹得239969.16元,此外,从7月起,每月献金数额较原定数额增加一倍。内江市档案馆至今仍保存着郭象豫向冯将军呈报威远煤矿职工献金数额及冯玉祥回复的书信十多件。

冯玉祥将军在内江三县主持节约献金运动历时40余天,被内江人民踊跃献金的精神深深打动,他欣然提笔写下《内江人颂》,该文于1944年6月27日刊登在《自贡新闻》上,文中写道:“山有翠屏,水有沱江。山清水秀,大块文章。地种红苕,田皆谷香。漫山遍野,甘蔗作糖。人才辈出,王侯将相。文化极高,男女学堂。国之根本,士农工商……人民很仗义,许多革命党,有的曾被抄家,有的革命而亡。每逢国家临大难,壮士负戈上战场。不说那些志士仁人,只看那:毁家纾难曾仲海,英雄豪杰李乙(焕)章。学校虽(谁)最先,大洲超江阳。有国而后有家,实践出在内江……全县献金五千四百万,还有许多金戒和方糖。真正是忠贞无比义胆侠肠……圣哉内江,贤哉内江。你是国家瑰宝,你是民族之光。”
(内容来自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内江融媒记者 龙朝阳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