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江蜜饯以其“色泽透明、饱糖饱水、滋润化渣、味美香甜”的独特风味深受人们喜爱。本期“非遗里的‘生意经’”,记者走进位于市中区朝阳镇的佳林食品厂,探寻内江蜜饯在现代传承中如何变现。
走进食品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工人们在流水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选果、漂洗、压榨、装袋等工序依次进行,一块块色泽诱人的蜜饯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
“我们的蜜饯制作是从选果开始,选品质优良的果子做出来的蜜饯才好,然后要经过去皮、压榨、清洗等10多道工艺才制作完成。”内江蜜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余斌厚介绍道。佳林食品厂主要生产橘饼蜜饯、冬条蜜饯、樱桃蜜饯等,淡季还生产天冬、柠檬、佛手等10多个小品种蜜饯。每年生产需要的农副产品原料约1000吨,成品约800吨,实现产值约1000万元。

余斌厚与内江蜜饯的缘分始于1990年。那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二食品厂从事蜜饯的生产及销售工作。1997年企业改制后,他回老家办了个小型的蜜饯加工厂,2004年正式创办佳林食品厂。多年来,他一直坚守着内江蜜饯的传统制作技艺,每年还招收2至3名徒弟进行传授,让这门非遗技艺得以传承下去。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佳林食品厂不断创新。2024年4月,该厂投资80余万元对蜜饯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了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推出车厘子蜜饯、椰蓉橘饼和薄荷味冬条等新品,还研发了低糖系列蜜饯,该系列蜜饯销量逐年上涨。

在销售方面,佳林食品厂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蜜饯产品除了销往月饼、麻饼生产企业作馅料外,还走进内江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商超、特产店。线上,借助互联网浪潮,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甜蜜送往全国各地。今年3月,佳林食品厂受邀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取得不错反响。
谈及未来,余斌厚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研发更多新品种蜜饯,不断改良蜜饯口味,让更多年轻人也喜欢上我们的蜜饯。”当地政府也积极支持内江蜜饯产业发展,不仅帮助其入选 “非遗四川・百城百艺” 四川非遗品牌名单,还对佳林食品厂的内江蜜饯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给予相关扶持。
记者手记:
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生产设备的升级与新品研发;从传统销售模式,到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销售渠道,佳林食品厂让内江蜜饯这一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年销售额破千万的成绩,是对其品质和努力的认可,也彰显出非遗与市场结合的强大生命力。相信在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份甜蜜事业会越来越红火,为内江的非遗注入活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