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昌二中
时序更迭,岁月如歌。“伴古坊倩影,临通衢大道”的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中学(简称“隆昌二中”)盛夏时节捷报再传,2025年高考中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上线人数115人,本科上线人数716人,均创历史新高,再次续写了“低进高出”的华美篇章。
回首过往,隆昌二中2025届师生在疫情与改革交织的三年里,以“优质初中、特色高中”为航标,用汗水浇灌希望,用责任书写担当,以立体化管理筑牢根基,以精细化教学突破瓶颈,以家校协同凝聚合力,交出了一份饱含智慧与温情的青春答卷。
不啻微芒,从“精准施策”到“拔节生长”
“高2025届,三年前学生生源质量不佳。”隆昌二中校党委书记周国炳介绍,三年来,学校师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啻微芒、造炬成阳,高考取得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上线115人,本科上线716人的骄人成绩,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其中的辛酸,唯有高2025届全体师生明白。
三年来,全体教师清晰认识到本届学生整体基础薄弱,加之疫情的反复影响,便时时带着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狠抓教学质量,精准高效地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尤其进入高三,学校成立高三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亲自抓高三管理,全体校领导包班牵头组建班科团队,针对学情“把脉问诊”,为每个班级定制“成长处方”。
师生座谈
学校精心组织周练和月考,要求命题规范严谨,阅卷“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考后,通过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备课组学科分析会和班主任班级学情分析会“三会”,精准定位教学“堵点”,调整策略“对症下药”,力争第一时间解决师生困难,助力师生齐心备考;科任教师立即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找到突破的路径,以持续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能力。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高三年级全体教师身体力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让学生浪费一分一秒。
“忙碌是我们的主旋律。”高三年级主任翁宇寰介绍,从高一开始,管理干部率先垂范,每天早上6点50分到达教学楼下;班主任7点前到班级和早读老师一起指导学生早读;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所有班主任和部分科任老师义务为学生查漏补缺。
“从进校到出校,我的成绩增加了近200分,真的很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高2025级毕业生刘晰阳表示,回想起那段时光,只能用一个“累”字形容,但能如愿报考心仪大学,他觉得是值得的。
“今年高考我考了638分,被网终空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录取,有人称赞我的成长轨迹堪称‘黑马’式的跃迁,其实我只是母校灿烂星空中平凡的一颗。”高2025届毕业生罗志祥说,三年前的中考,自己是全县1800名,能有今天的突破,感谢老师们始终如一地鼓励和“滴灌式”栽培。
五育并举,在多元发展中绽放青春
一直以来,隆昌二中坚守“让每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办学理念。
“无论是平行班、基地班,还是实验班的学生,都普遍存在偏科的现象,不少学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思维较慢、接受能力较弱,听起课来很吃力,不能及时吸收新知识,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影响他们高三总复习阶段综合能力的提升。”面对这样的困境,隆昌二中坚持科学分科指导,引导学生基于兴趣与潜能理性选科;强化“小题型”精准练习,提升解题效率与应试能力。
该校采取小题型练习,各科任教师专门为自己所任科目的抓保生建立成长记录笔记,针对个体学生在每次测试中丢分和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围绕该生的易错、易混点,为其设计相关知识的考题,做到一对一辅导,同时跟踪记录该生每一次的进步或者落后原因,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高三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各班班主任不定期深入宿舍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班会、晨会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同时各任课教师也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学校还组织丰富的体育艺术实践活动,调节学生学业压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高2025届毕业生朱思雨便是受益学生之一。“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使得成绩总是忽上忽下的。高三期间自我压力挺大的。”她告诉记者,三年里,各科老师都找她谈心,主动关心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弄懂没有,让她平稳顺利地完成高考,且成绩提升不少。
如今,隆昌二中师生用团结与坚韧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在新时代教育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书写了属于隆昌二中的动人篇章。继往开来,隆昌二中也必将以昂扬的姿态迎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