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要把握哪些重点与关键?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徐艳梅 罗尹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7-07 13:40:50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7月4日,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龄友好型社会,短短7个字包含了诸多美好,令人充满期待。

全龄,意味着生命全周期的全覆盖。友好,则意味着社会既能提供普惠性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也能满足部分小众甚至个性化的需求。

那么,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需要把握哪些重点与关键?

“‘全龄段’和‘重点群体’是需要把握的关键。”在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江华看来,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就是要满足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段群众发展需求,满足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低收入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统筹兼顾满足不同年龄群体、各方面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与会者认为,全会以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为导向,聚焦各年龄阶段群体发展需求,加快绘就全龄友好、全民幸福的美好画卷,体现出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勇均认为,全市上下首先要将思想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在今后城市建设、管理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各方面树立“全龄友好”这一理念。其次,在行动上,要突出“顶层设计”,将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纳入“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规划的引领作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要加快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大力营造青年友好发展生态。”李勇均说,从全龄友好的视角出发,对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进行调整转型,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居民幸福感的关键。比如,在城市建设中,随着“1米高度看城市”的引入,公共区域儿童休息座椅、童厕、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等设施将不断完善提升。

“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才能更好应对未来社会挑战,促进所有年龄段人群共享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标一句话道出关键。他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将更多转移到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品质提升、聚焦功能的改善,更加关注特殊群体,体现多元包容。

隆昌市委书记陈波认为,要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重点要破解“托育难、读书难、就业难、养老难”等现实突出问题。全会站在内江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刻洞悉内江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形势变化,直面问题,突出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全生活事件,提出一揽子务实亲民的举措,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陈波透露,隆昌以建设“幸福隆昌”为抓手,聚焦各年龄段迫切需求,一体推进短板补齐、产业培育、人才培养,已培育托育机构65家、养老机构26所,创新打造隆畅通招用工平台,依托本地企业发展起婴童经济,正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隆昌一中新校区、人民医院西区医院、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更好推动全龄友好型社会在隆昌落地落实。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在资中县委书记唐荣眼里,孩子和老人是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需要关注的两端和重点。资中县将重点聚焦“一老一小”核心需求,加快推动服务供给转型升级,努力让全县的“夕阳”更红、“朝阳”更艳、全龄笑容更灿烂。

具体来说,资中县将进一步支持幼儿园向下延伸服务,大力实施“托幼一体化”改造,加快推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供更高水平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深化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全域推广“体教融合”,一体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高质量发展。加快布局一批区域养老中心,进一步丰富适老化服务场景。同时,持续深化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为老年群众提供更多医养、康养“定制化”服务。

“兴城先兴人”“有产业才能留住人”。与会者认为,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还要深化产城人融合,形成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以人才促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