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理响甜城·见解感悟|以理论宣讲创新为抓手 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 朱柳松 编辑:唐中明 发布时间:2025-07-07 13:40:47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凝聚群众共识、夯实执政根基的关键路径。当前,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度调整、思想观念多元碰撞,基层理论宣讲面临传播渠道单一、内容吸引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唯有以守正创新为根本,以多维赋能为路径,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以长效机制为保障,方能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守正创新,破解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困境。守正,要确保宣讲内容的政治性、方向性;创新,则需立足基层特点,打破固有思维定式。应积极转变话语体系,将抽象理论转化为方言土语、生活案例、文艺形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结合农时农事开展“田间课堂”,用“土话”讲透“大道理”,有效提升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应积极打造“红色直播间”,将理论宣讲从线下会场搬到网络云端,通过直播互动、弹幕答疑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以“网言网语”走近年轻群体。实践表明,唯有将理论宣讲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维赋能,构建理论宣讲形式内容“双轮驱动”新格局。理论宣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构建“双轮驱动”新格局,需从形式与内容两端发力,实现宣讲效果的全面升级。在形式创新上,要善用技术赋能与载体融合,依托短视频、H5、VR等新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宣讲场景;大力推广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图表、动画、情景剧等视觉载体,形成基层群众乐于接受的短视频、微视频。积极开展巡讲活动,改变“我讲你听”的单向模式,设计“问答接龙”“观点擂台”等参与环节,以故事化表达、文艺化呈现,让宣讲更具感染力。在内容创新上,需紧扣群众关切,将“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热点问题,用数据案例说话,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积极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医保政策调整等民生议题,在社区广场、居民院落开展“板凳会”,以“唠家常”的方式回应群众关切,推动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强基固本,锻造专业化、多元化理论宣讲人才队伍。宣讲队伍是理论传播的“主力军”,其综合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宣讲成效。锻造专业化、多元化队伍,需从选拔、培育、激励三方面协同发力。在队伍结构优化上,要打破身份界限,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人才体系,既要吸纳党校教师、高校学者等专业力量,发挥其理论优势;又要挖掘基层干部、乡贤能人、先进模范等本土资源,发挥其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实施“三级人才库”建设,理论专家负责把准宏观政治方向、提供专业业务指导,保证理论宣讲的正确政治方向;社区工作者、乡村教师等基层骨干发挥熟悉民情的优势,快速有效打通基层社区、民族地区等地的理论传播壁垒;道德模范、致富能手等群众宣讲员结合自身奋斗经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以榜样力量增强宣讲说服力。在能力提升上,需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宣讲员的理论素养、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将宣讲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对优秀宣讲员给予表彰奖励、晋升倾斜,激发队伍活力。

长效发力,健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保障机制。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确保理论宣讲常态长效。在组织领导层面,要强化党委统筹,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资源保障层面,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宣讲阵地建设、设备更新和项目孵化。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社区活动室等基层文化设施,打造“基层理论宣讲阵地”。在考核评估层面,建立“过程管理+效果评估”的动态监测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量化评估宣讲覆盖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结果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主流媒体宣传优秀案例、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重视理论宣讲、支持思想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