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镇”了不起丨水口村:大棚蔬菜好“钱”景
来源:i内江 记者:通讯员 刘晓玲 唐瑶 张轩铷 内江融媒记者 黄俊钦 编辑:黄梅 发布时间:2025-07-04 14:48:42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的大棚蔬菜基地里,数十名工人正忙着采摘丝瓜、分拣苦瓜,一筐筐新鲜蔬菜从大棚里搬出,转眼就装上冷链货车。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在水口村是家常便饭。

水口村位于威远县南端,距县城17公里、自贡市7公里,辖区面积3.84平方公里,浅丘地貌,适宜农作物生长,主导产业为大棚蔬菜种植,是威远县大棚蔬菜产业的发源地。现有耕地2460亩,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22个,蔬菜销售队伍25支,建有冷链集配中心、精品果蔬育苗基地。主要种植丝瓜、黄瓜、苦瓜、鲜食玉米、辣椒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品种,年产量1.6万余吨。

水口村党总支书记刘念介绍,水口村的大棚蔬菜产业始于2008年,村里几户人家试着搭塑料大棚种黄瓜,发现比露天种植能多卖两季价钱。“露天黄瓜每亩收3000斤,大棚能收5000斤,加上错峰上市的差价,每亩能多赚3000块。”就这样,从几座简易大棚开始,水口村的大棚蔬菜越种越大,如今田野上到处都是白色的大棚,里头全是大伙儿的“致富希望”。

这两年,村里利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财政衔接资金150万元,新建了4亩智能育苗大棚。别小看这4亩地,里面可有不少高科技——大棚里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实现智能化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精准配送营养液。如今,这座大棚年均育苗300万株,能满足2400亩蔬菜的种植需求,周边村镇的种植户都来这儿拉苗。

在智能育苗大棚不远处,还有一座引进资金423万元建设的精品果蔬冷链集配中心。中心里有1400平方米的分拣区和588平方米的冷库,冷库能储存360吨蔬菜。“以前菜摘下来就得赶紧卖,遇上行情不好只能贱卖。现在有了冷库,丝瓜能存20天,等市场价高了再出手,每斤能多卖1块钱。”种植大户李玉香介绍,冷链中心建成后,水口村蔬菜日均分拣量达到100吨,损耗率从20%降到了8%,错峰销售让农户每亩多赚1200元。

如今的水口村,大棚蔬菜产业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育苗大棚提供优质种苗,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种植,冷链中心负责分拣仓储,25支销售队伍对接成都、重庆等地市场。

产业红火了,也给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工作机会。“我在分拣区干活,一天能挣120块,还不耽误回家带孙子。”村民张淑芬说。据统计,水口村大棚蔬菜产业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就业,仅在冷链中心和育苗棚上班的就有80多人。

从最初的简易大棚到现在的智能育苗,从过去的肩挑背扛到如今的冷链物流,水口村的大棚蔬菜产业越做越红火。眼下,村里正推进相关工作,让苦瓜、丝瓜等走进更多超市,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 “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