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铺就家门口振兴路——威远县以工代赈“小杠杆”撬动民生“大幸福”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熊碧宇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07-04 09:50:41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市融媒体中心”,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内江市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0832-5083888

搅拌机和挖掘机有序运转,村民们齐心协力铺筑路面……近日,威远县龙会镇尹家村便民路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今年,龙会镇投资525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采用建项目、促就业、惠民生“三位一体”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家门口就业,村民变身“建设者+受益者”

“我以前在外面务工,现在村上有了以工代赈项目,就没有出去了。我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还能把家里照看好。”尹家村村民罗守理一边搅拌水泥一边笑着说。

自今年3月以工代赈项目启动以来,像罗守理这样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村民已超过百人。

尹家村党支部书记熊耀全介绍:“以工代赈项目主要以‘赈’字为本,截至目前,项目已带动周边1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他们领取劳务报酬近50万元。提供的就业岗位,大多数针对低收入人群或者‘六类’人员。这个政策实施后,群众能得到实惠。”

这种“项目建设+就业帮扶”模式,真正实现了“建一个项目,富一方百姓”。

基建升级,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

龙会镇是威远县重要的蚕桑养殖基地,尹家村、久安村的7.7公里通村道路硬化和1口山坪塘整治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难题,而且成为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以前下雨天泥巴路走着害怕摔跟头,路面硬化后,我们开三轮车出去卖蚕茧、赶场都方便了。”尹家村村民罗守树看着基本完工的道路感慨地说。

据悉,龙会镇以工代赈项目采用村民自建模式,坚持“人工优先、本地用工”原则,预计带动200余人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80余万元,将于明年3月全面完工。

全域发力,绘就振兴新图景

以工代赈,既是惠民工程,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威远县累计争取7个以工代赈项目,获批中央资金2682.58万元,吸纳814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601.31万元(其中:脱贫户及监测户131人,发放劳务报酬73万余元)。这些项目,让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惠民矩阵。

自今年4月16日县发展和改革局召开以工代赈项目谋划会以来,威远县加速推进项目储备工作,持续擦亮“建一项工程、惠一方百姓、活一片治理”的威远品牌,让以工代赈成为撬动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杠杆。

(向倡慧)